[发明专利]用于无线供电装置的冷热饮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8638.3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5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彤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H02J17/00;F25B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 供电 装置 热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线供电装置的冷热饮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制冷制热的饮料杯,一般大多是抽空夹层空气,利用真空隔热来达到保温效果;这类饮料杯都只能尽量保持杯内液体现有温度,不能主动的制冷或制热;而且饮料杯要制冷,需要将其放入冰箱内有制冷效果的冰箱,但是冰箱体积又太大,而且制冷速度较慢,无法随身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无线供电装置的冷热饮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冷热饮杯能够在无线供电装置上使用,而且提高制冷或制热效果及速度,便于携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线供电装置的冷热饮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底部内设有用于接收无线供电装置的发射线圈发出的电磁波的接收线圈和将电磁波转换成电流为冷热饮杯供电的受电装置,所述接收线圈连接受电装置,所述杯体内设有内胆,内胆的内胆壁与杯体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在内胆底部设有加热元件及第一半导体制冷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和第一半导体制冷元件分别连接受电装置,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元件的上工作面、加热元件的上工作面均与内胆的底部接触,所述接收线圈的上端覆盖有吸波层。
本发明所述的杯体的下部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横向设置在杯体的下部并将所述下部划分为三个腔室,所述三个腔室从上至下依次为与间隙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加热元件及第一半导体制冷元件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加热元件及第一半导体制冷元件的上工作面与内胆的下端表面接触并涂导热硅脂,加热元件及第一半导体制冷元件的下工作面与第一隔板的上端面接触,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元件的下工作面与第一隔板的上端面之间涂有导热硅脂,所述受电装置设有两部分,分别为整流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受电装置的控制部分设置在第三腔室的上部且固定在第二隔板上,接收线圈设置在第三腔室的底部中间,受电装置的整流部分设置在第三腔室的底部、接收线圈的外侧。
本发明所述的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一散热器,第一散热器的上端面与第一隔板的下端面接触,第一散热器的下端面与第二隔板的上端面接触,第一散热器与第一隔板之间、第一散热器与第二隔板之间均涂有导热硅脂。
本发明所述的第三腔室内设有第二制冷元件,所述第二制冷元件的上工作面与第二隔板的下端面接触,在受电装置的控制部分的中部开有通孔,第二制冷元件设置在通孔内,所述受电装置连接第二制冷元件,在第二制冷元件的上工作面与第二隔板的下端面之间涂有导热硅脂。
本发明所述的第三腔室处的杯体的杯壁及杯体的底部分别设有通风孔。
本发明所述的第三腔室内设有第二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的上端面与第二制冷元件的下工作面接触,在第二散热器的上端面与第二制冷元件的下工作面之间涂有导热硅脂。
本发明所述的第二散热器的下端设有横向设置的风扇,所述风扇连接受电装置,在风扇与吸波层之间的间隙处设有硅胶。
本发明所述的间隙和第一腔室内填充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隔热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杯体的一侧底部设有开关,开关连接受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彤,未经杨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8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炼钢连铸用中间包包盖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葛藤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