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易摆放易回收反光诱导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90330.2 申请日: 2012-06-08
公开(公告)号: CN102677605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王建强;孙正良;何广进;刘东波;李娅;代磊磊;卢健 申请(专利权)人: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E01F9/00 分类号: E01F9/00;E01F9/015;E01F9/014;E01F9/03
代理公司: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曹祖良
地址: 214151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便携式 摆放 回收 反光 诱导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反光诱导标,尤其是一种便携式易摆放回收反光诱导标,属于反光诱导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反光诱导标是一种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用于夜间对车辆驾驶人进行道路线形诱导,从而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

目前用于道路交通安全的反光诱导标有轮廓标和反光道钉。轮廓标是沿道路两侧边缘设置、用于显示道路边界轮廓、指引车辆安全行驶、具有逆反射性能的一种交通安全设施,可分别附着于波形梁护栏、混凝土护栏、隧道侧墙和缆索护栏之上。反光道钉是一种固定设置在路面上,用来标记道路中心线、车道分界线、边缘线、弯道、进出匝道等处,通过其逆反射或自发光性能,对夜间行驶车辆起到交通安全警示作用。

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山区和农村公路等夜间无照明情况下,因可视距离较短,会大大降低行车的安全度。当道路前方发生突发事件(有故障抛锚车辆,或因发生交通事故而有事故车辆停放)时,后方行驶车辆驾驶人因视线不良,较难发现前方车辆或事故现场,容易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

设置反光诱导标后,驾驶人在夜间行车时,可以通过车辆灯光的反射,提前了解前方道路两侧边界情况、道路线形变化或车辆停放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操作措施,从而确保夜间行车的安全。

当车辆在夜间无照明道路上因故障抛锚停车,或者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必须在故障车辆或事故现场后方来车方向一定距离放置三角牌、反光锥筒,以警示来车方向驾驶人注意前方故障或事故车辆。由于一般车辆仅携带三角牌,且平时很少使用,反光锥筒因体积大、重量重,仅由交警或路政管理巡逻车辆携带,因此,当发生突发事件时,不能方便、及时在后方摆放三角牌、锥筒等安全设施,容易造成二次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易摆放回收反光诱导标,其结构紧凑,携带回收方便,提高警示诱导效果,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便携式易摆放回收反光诱导标,包括诱导标体及用于收纳所述诱导标体的便携式盒;所述诱导标体上设有反光体,所述反光体沿诱导标体的外圈分布;便携式盒上设有若干收纳格,所述收纳格能允许诱导标体嵌置。

所述诱导标体内设有第一磁铁。

所述便携式盒上设有伸缩杆及第二磁铁,所述伸缩杆能嵌置于便携式盒上的伸缩杆收纳孔内,第二磁铁能嵌置于便携式盒上的磁铁收纳槽内;所述第二磁铁能悬挂于伸缩杆的端部,并能与诱导标体内的第一磁铁相互吸附。

所述诱导标体呈圆台型。所述反光体包括反光膜或逆反射器。

所述便携式盒上设有拉手。

所述第二磁铁上设有支撑环,伸缩杆的一端端部设有支撑挂钩,所述第二磁铁通过支撑环、支撑挂钩悬挂于伸缩杆的端部。

所述便携式盒呈长方体状。

本发明的优点:装有反光诱导标、伸缩杆、第二磁铁的便携式盒可便于私家车驾驶人和交警、路政等巡逻人员携带,遇有突发事件时可方便地将反光诱导标抛掷在现场周边,或离现场较远距离,也可通过第一磁铁吸附在车辆车身上,能起到较好的警示诱导作用,结构紧凑,携带回收方便,提高警示诱导效果,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诱导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伸缩杆与第二磁铁配合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诱导标体、2-反光体、3-第一磁铁、4-便携式盒、5-拉手、6-收纳格、7-伸缩杆收纳孔、8-磁铁收纳槽、9-伸缩杆、10-支撑环、11-第二磁铁、12-支撑挂钩及13-反光诱导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包括反光诱导标13及用于收纳放置所述反光诱导标13的便携式盒4,所述反光诱导标13包括诱导标体1,所述诱导标体1上设有反光体2,所述反光体2沿诱导标体1的外圈分布;便携式盒4上设有若干收纳格6,所述收纳格6能允许诱导标体1嵌置。诱导标体1呈圆台型,反光体2贴合于诱导标体1的外壁上,反光体2包括反光膜或逆反射器,反光体2可以采用本技术领域常用的反光材料。诱导标体1内还可以设置第一磁铁3,通过第一磁铁3能够吸附于车体的尾部或其他附着物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0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