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消防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5705.4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7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黄颖颖;徐轶君;张子辰;郑和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A62C37/00;B25J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消防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系统,尤指一种机器人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消防机器人系统通常为控制中心控制单个机器人运作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效率低且应用范围有限,而对于火灾中分秒必争的救援行动来说,显然不是很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机器人消防系统。实现了一种同时控制多个不同功能机器人、并实现多个不同功能机器人共同协调工作的消防机器人系统,具有效率高、适用性广的优点。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机器人消防系统,包括一控制中心和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的机器人单元,所述机器人单元包括复数个不同功能的机器人,且各所述机器人分别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
上述机器人单元包括一灭火机器人、一救援机器人、一后勤机器人和一设备安装机器人。
上述灭火机器人、所述救援机器人、所述后勤机器人和所述设备安装机器人分别包括与一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的复数个底轮、一控制器、一信号收发装置和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一电机、所述信号收发装置和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信号收发装置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
上述灭火机器人的所述功能模块为一灭火装置。
上述灭火装置包括一高压水枪或一干粉弹发射器与一灭火原料箱的组合。
上述救援机器人的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一第二电机和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的一升降云梯。
上述后勤机器人的所述功能模块为一担架和一水箱。
上述设备安装机器人的所述功能模块为一对机械臂。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各所述机器人分别与控制中心通信连接,实现了同时控制多个不同功能机器人并实现多个不同功能机器人共同协调工作。灭火装置用于灭火。升降云梯用于救援高处的受困人员。后勤机器人担架的采用,能够配合救援机器人,将救下的伤员迅速抬去治疗;水箱提供供水。设备安装机器人的机械臂实现逃生设备的安装。具有效率高、适用性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机器人消防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机器人消防系统灭火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机器人消防系统救援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一种机器人消防系统,包括一控制中心1和与控制中心1通信连接的机器人单元2,机器人单元2包括一灭火机器人21、一救援机器人22、一后勤机器人23和一设备安装机器人24,且各机器人分别与控制中心1通信连接。实现了同时控制多个不同功能机器人并实现多个不同功能机器人共同协调工作。
请参阅图2,灭火机器人21包括与一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的复数个底轮4、一控制器3、一信号收发装置5和一功能模块6,功能模块6为灭火装置包括一高压水枪211和一灭火原料箱212,用于灭火。第一电机、信号收发装置5和灭火装置与控制器3电连接,信号收发装置5与控制中心1通信连接。
请参阅图3,救援机器人22与灭火机器人21的区别在于:功能模块6包括一第二电机221和与第二电机221传动连接的一升降云梯222,升降云梯222用于救援高处的受困人员。
后勤机器人23与灭火机器人21的区别在于:功能模块6为一担架和一水箱。后勤机器人23担架的采用,能够配合救援机器人22,将救下的伤员迅速抬去治疗;水箱提供供水。
设备安装机器人24与灭火机器人21的区别在于:功能模块6为一对机械臂,机械臂实现架设救生软垫等逃生设备的安装。
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同时控制多个不同功能机器人、并实现多个不同功能机器人共同协调工作的消防机器人系统,具有效率高、适用性广的优点。
使用本发明时,控制中心1向灭火机器人21、救援机器人22、后勤机器人23和设备安装机器人24发送指令,灭火机器人21的控制器3根据指令驱动第一电机带动底轮4将机器人移动至着火地点并开启灭火装置灭火;同时救援机器人22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移动至燃烧的高层建筑旁,通过第二电机221驱动伸缩云梯222实施高处被困人员的施救;而设备安装机器人24移动至其他较低层受困人员楼层下通过机械臂安装铺设逃生软垫,从而合理提高整体的救援速度;同时后勤机器人23移动至救援机器人21或已铺设的逃生软垫旁,利用本身的担架将救援机器人22救下的伤员或逃生软垫上的伤员迅速运至治疗点并提供供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未经上海市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57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频多方向振动能量回收装置
- 下一篇:电力牵引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