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重臭氧发生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9793.5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伊学农;宋桃莉;金鑫;王峰;赵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重 臭氧 发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电子及电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臭氧发生设备。
背景技术
臭氧比氧分子多了一个活泼的氧原子臭氧,化学性质特别活泼,是一种强氧化剂,在一定浓度下可迅速杀灭空气中的细菌,没有任何有毒残留,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被誉为“最清洁的氧化剂和消毒剂”。但是臭氧易于分解而无法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
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的设备装置,臭氧发生器在自来水,污水,工业氧化,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臭氧发生器采用空气或氧气为原料利用高频高压电晕放电产生臭氧,按臭氧产生的方式划分,臭氧发生器主要有三种:高压电晕放电式、紫外线照射式和电解式。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高压电晕放电式臭氧发生器,该臭氧发生器是使用一定的频率的高压电流制造高压电晕电场,使电场内或电场周围的氧分子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产生臭氧,是一种已被应用到工业大规模生产当中的臭氧先进生产技术。
现有的高压电晕放电式臭氧发生器在放电时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以及存在放电管制作时耗材量大,臭氧发生器内放电管所占空间大,空间利用不充分导致臭氧发生器的体积也很大,原料气体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重臭氧发生方法与设备,它主要解决现有的高压放电式臭氧发生器存在的技术问题,提高原料气体的利用率,增加臭氧浓度,节省放电管的耗材和放电耗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重臭氧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电极对,由内向外依次呈同心圆分布,每个所述电极包括由内电极和外电极,所述内电极接高压端,所述外电极接地端,所述内电极与所述外电极之间为放电间隙,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极对之间为放电间隙;冷却液,设置于所述电极对的所述外电极外侧,以及所述同心圆的最内层;以及外套,设置于所述复数个电极的最外层。
进一步,本发明的多重臭氧发生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
所述冷却液为双冷却液,包括冷却水和冷却油层,其中,所述冷却水设置于所述同心圆的最内层,所述冷却油层设置与所述电极对的所述外电极外侧。
进一步,本发明的多重臭氧发生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
所述电极对包括:电极对Ⅰ、电极对Ⅱ,以及电极对n,每个所述电极对由内向外依次为内电极、介电体、放电间隙、外电极、冷却油层,电极对Ⅰ内的放电间隙与电极对Ⅰ和电极对Ⅱ间的放电间隙为联通的,每个所述电极对内的放电间隙和与其相邻的外层电极对之间的放电间隙均为联通。
进一步,本发明的多重臭氧发生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
相邻电极对的内电极和外电极交替排列,每个电极对的外电极和与其相邻的外层的电极对的内电极又组成了另一个电极对,相邻两个电极对实际组成的是3个电极对。
进一步,本发明的多重臭氧发生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
气源气体的气源进气口(12)和臭氧的出气口(13)位于一侧。
进一步,本发明的多重臭氧发生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
电极对Ⅰ内的放电间隙的前端为气源进气口,电极对Ⅰ和电极对Ⅱ间的放电间隙的前端为出气口,每个电极对内的放电间隙的前端为气源进气口,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极对之间的放电间隙的前端为出气口。
进一步,本发明的多重臭氧发生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外套为不锈钢外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臭氧发生设备由多个电极对由内向外呈同心圆分布构成,电极对中的内外电极交替排列,每相邻2个电极对中,每个电极对的外电极和与其相邻的后一电极对的内电极又构成了另一个电极对,因此实际上组成3个电极对,臭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降低了能耗,节省了放电设备的材料和所占空间。
每个电极对内的放电间隙和与其相邻的后一电极对间的放电间隙为联通,因此,完整的放电过程中,气源气体流经的放电间隙的距离是一般高压电晕放电式臭氧发生器的2倍,减少原料气体还未经反应完就从出气口流出,原料气体充分反应产生臭氧,提高了原料气体的利用率,产生的臭氧浓度也有所提高。
设备采用双冷却液,每个电极对外电极的外侧为冷却油层,设备最内层充满冷却水,整个设备的冷却效果大大提高,避免臭氧因温度太高无法及时冷却而分解,冷却效果好,电耗降低。
上述各项措施有利于提高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气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97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羟胺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控除尘卸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