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用磁控溅射法制备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9801.6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英;尹桂林;张柯;姜新来;钟建;余震;何丹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08 | 分类号: | C23C14/08;C23C14/35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 磁控溅射 法制 透明 导电 薄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是用磁控溅射法制备Zn1-xCuxO/Cu/Zn1-xCuxO透明导电薄膜。
背景技术
作为光电子科技领域的主要光学材料之一,透明导电薄膜(TCO)已经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液晶显示器、气敏元件、抗静电涂层、飞机和汽车风挡防霜雾玻璃、建筑用节能玻璃窗和电致变色器件等领域。实际应用中要求透明导电薄膜具有好的可见光透过率(>80%)和低的电阻率(<10-3Ω·cm),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掺Sn的In2O3(ITO)透明导电薄膜,但铟稀缺导致ITO薄膜较为昂贵,因此限制了其应用。掺杂ZnO具有好的透光率和电导率,尤其以Al掺杂ZnO(AZO)的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电阻率较高或者化学不稳定等问题。
Zn1-xCuxO/Cu/Zn1-xCuxO薄膜具有如下优点:(1)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2)对环境无毒害;(3)抗辐射能力强;(4)三层结构的薄膜制备简单,膜系便于设计;(5)Cu的厚度可精确控制,从而方便调控薄膜的光电性能;(6)成膜方法简单。所以Zn1-xCuxO/Cu/Zn1-xCuxO薄膜作为透明导电薄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根据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201110239699.3(申请号)用原子层沉积和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Zn1-xCuxO/Cu/Zn1-xCuxO透明导电薄膜,但原子层沉积设备比较昂贵,不利于工业化的生产。而磁控溅射法具有设备简单、价格便宜、成膜均匀、可用于大面积制膜等优点,目前在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控溅射制备Zn1-xCuxO/Cu/Zn1-xCuxO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获得具有高透过率和低电阻率的透明导电薄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将清洗干净的基片置于磁控溅射腔内,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纯氩气气氛下依次溅射Zn1-xCuxO膜、Cu膜、Zn1-xCuxO膜,得到电阻率小于10-3Ω·cm,透光率大于80%的Zn1-xCuxO/Cu/Zn1-xCuxO透明导电薄膜。
进一步的,上述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基片依次用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超声清洗,之后用99.99%的氮气吹干;
(2)用含Cu量为0.5%~2.5%(质量百分含量)的ZnCuO陶瓷靶作为Zn1-xCuxO薄膜沉积的溅射靶;
(3)用99.99%的高纯Cu靶作为Cu薄膜沉积的溅射靶;
(4)对磁控溅射腔抽真空;
(5)保持基片温度为室温,调节基片与靶材的距离;
(6)ZnCuO靶采用射频溅射;
(7)Zn1-xCuxO膜和Cu膜均在纯氩气气氛中制得。
所述Zn1-xCuxO膜的厚度为40~70nm,所述Cu膜厚度为8~30nm。
所述基片选用玻璃片。
所述(1)中,超声清洗时间为10min。
所述(4)中,对磁控溅射腔抽真空,使其真空度小于1.0×10-4Pa,用以保证Zn1-xCuxO膜中氧空位的含量。
所述(5)中,调节基片与靶材的距离为10~20cm,防止由于基片与靶材距离太近引起的自溅射,同时又不能太远,从而保证成膜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9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