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壳结构球形致孔剂及其用于制备三维细胞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2659.6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8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际达;王天会;宋永婷;郭菊仙;林聪;罗浩;谭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A61L27/18;A61L27/56;C12N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郭吉安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球形 致孔剂 及其 用于 制备 三维 细胞 支架 | ||
1.一种核壳结构球形致孔剂,其特征是:所述的致孔剂其核为具有较高的强度的碳酸钙/海藻酸钙复合物,壳为具有弹性的海藻酸钙水凝胶,该致孔剂是通过下述方法获得,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 在砂磨机中配制碳酸钙/海藻酸钠悬浮液;
第二步 将第一步制得的悬浮液吸入注射器中,放置于注射泵上,在高压静电体系中的条件为:电压在8-10kv,电极间距离为2cm;流速为10mL/h,针头内径为0.55mm,将液滴滴入固化液氯化钙浓度为20%,固化交联完全后,得到碳酸钙/海藻酸钙复合微球,即致孔剂微球的核,其粒径在200-1000μm;
第三步 将第二步制得的微球过滤,用蒸馏水反复冲洗数次后,用无水乙醇除去微球表面的多余的水分,将微球置于自制的沸腾干燥装置中,用压缩空气干燥至无水,筛分微粒,得到需要粒径的微粒;
第四步 称取第三步得到需要粒径的微粒,置于盛有EDTA溶液的烧杯中,反应至设定时间后,迅速过滤致孔剂,并转入20%的氯化钙溶液中浸泡1h,过滤,用蒸馏水反复冲洗至无游离钙离子,即获得核壳结构的致孔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球形致孔剂用于制备三维细胞支架的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 配制PDLLA支架溶液;
第二步 将支架制备溶液、模具、致孔剂等置于三氯甲烷/二氧六环(V/V=5:2)蒸汽饱和的密闭操作箱内,在操作箱内,将核壳致孔剂与支架溶液按1:1(V/V)混合均匀,转入支架制备模具内,用分布有微孔的压滤板对混合物施压;
第三步 将致孔剂/支架溶液复合物连同磨具迅速置于-45 ℃低温环境,冷冻、固化定型18h及以上;
第四步 迅速脱模后用冷冻干燥机干燥7 h;
第五步 将复合物浸入蒸馏水中30min;
第六步 将步骤⑤中的复合物取出用刀切去上下面,浸泡在用2mol/L 的EDTA溶液(pH=10)溶解致孔剂,每12h更换一次EDTA溶液,如此反复更换三次;
第七步 取出三维支架,用蒸馏水冲洗,充分干燥后获得多孔PDLLA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26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