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丙氨醇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6145.8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8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梁光义;邱净英;胡占兴;张彦功;徐必学;曹佩雪;潘卫东;刘昌孝;黄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C237/22 | 分类号: | C07C237/22;C07C23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561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丙氨 醇化 制备 方法 | ||
1.N-[N-苯甲酰基-O-(2-二甲氨基乙基)-L-酪氨酰基]-L-苯丙氨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L-酪氨酸为起始原料,经过酰化、缩合、水解和烷基化反应得到产物4,即N-[N-苯甲酰基-O-(2-二甲氨基乙基)-L-酪氨酰基]-L-苯丙氨醇,其反应路线如下: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N-[N-苯甲酰基-O-(2-二甲氨基乙基)-L-酪氨酰基]-L-苯丙氨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L-酪氨酸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酰化反应得到中间体1,中间体1与L-苯丙氨醇缩合得到中间体2,中间体2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中间体3,中间体3再与二甲氨基氯乙烷盐酸盐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产物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N-[N-苯甲酰基-O-(2-二甲氨基乙基)-L-酪氨酰基]-L-苯丙氨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L-酪氨酸、碱性试剂加入反应溶剂中,冷却至0~5℃,搅拌条件下加入酰化剂,反应5h,用浓酸调pH值为1~2,室温放置8h,过滤,得到的固体用蒸馏水洗至pH值为5~6,干燥、粉碎得中间体1;
(2)将中间体1和L-苯丙氨醇真空干燥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入反应瓶中,并加入有机溶剂和缚酸剂,反应液冷却至-5~-10℃,搅拌滴入缩合剂,滴加完毕后,反应液自然升至室温,并于室温下反应8-12h,反应完毕后,过滤,得到的固体经烘干、粉碎得中间体2;
(3)将中间体2溶于极性有机溶剂中,室温加入碱催化剂溶液,反应5~7h,加入浓酸调节pH值为1~2,加入有机溶剂萃取,有机层分别用碱性水溶液、氯化钠水溶液洗涤,放置5~8h,过滤,得到的固体经烘干得中间体3;滤液减压回收溶剂至干,剩余固体通过硅胶柱层析、重结晶方法纯化得中间体3;
(4)将中间体3与二甲氨基氯乙烷盐酸盐置于反应器中,加入极性有机溶剂,然后缓慢加入碱性催化剂,加热回流反应2~5h,TLC检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后,反应液冷却至40~60℃,加入有机溶剂萃取,有机层用酸碱法分离纯化,减压回收部分溶剂,析出白色晶体,静置5h后过滤,得到的晶体经干燥得产物4;滤液减压回收溶剂至干,剩余固体通过硅胶柱层析、重结晶方法纯化得产物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N-[N-苯甲酰基-O-(2-二甲氨基乙基)-L-酪氨酰基]-L-苯丙氨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L-酪氨酸与碱性试剂、酰化剂的摩尔比为1:3~4:2~2.5;步骤(2)中中间体1与L-苯丙氨醇、缚酸剂、缩合剂的摩尔比为1:1.0~1.5:1.0~2.5:1.0~1.5;步骤(3)中中间体2与碱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2.5~5;步骤(4)中中间体3与二甲氨基氯乙烷盐酸盐、碱性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2:2~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N-[N-苯甲酰基-O-(2-二甲氨基乙基)-L-酪氨酰基]-L-苯丙氨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反应溶剂为蒸馏水和/或甲醇和/或乙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N-[N-苯甲酰基-O-(2-二甲氨基乙基)-L-酪氨酰基]-L-苯丙氨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酰化剂为苯甲酰氯、苯甲酰腈或苯甲酸对硝基苯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N-[N-苯甲酰基-O-(2-二甲氨基乙基)-L-酪氨酰基]-L-苯丙氨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碱性试剂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或三乙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N-[N-苯甲酰基-O-(2-二甲氨基乙基)-L-酪氨酰基]-L-苯丙氨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所述浓酸为浓盐酸或浓硫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未经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61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