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线式低氮富氧复合燃烧节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8154.0 | 申请日: | 201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1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魏大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大山 |
主分类号: | F23C1/06 | 分类号: | F23C1/06;F23K1/00;F23K1/04;F23K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式低氮富氧 复合 燃烧 节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燃烧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线式低氮富氧复合燃烧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原煤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之一,目前中国年消耗原煤33亿吨左右,并且仍保持以年增长率为1%的增速增长。如此大量使用原煤,使得适宜直接燃烧的原煤(动力煤)的数量逐年减少,据统计,中国总煤储量中动力煤约占1/3,劣质煤(含煤矸石)约占2/3。为此,要保持煤资源持续使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须有良好的劣质煤燃烧系统。
近年来主要提倡洁净煤技术,而洁净煤技术增加了燃料成本及运行成本,无法解决国家政策对节能环保减排与用户降低成本需求之间的矛盾。加之现行用能设备对燃料的质量要求较高,难以适应煤质大幅变化带来燃烧状态恶化的影响。为此,现役锅炉经节能技术改造使用劣质煤就显得尤为重要。
煤粉是原煤燃料的一种使用形式,它可以雾化悬浮、高速旋转的形式在链条式燃煤工业锅炉上高效燃烧。利用煤粉燃烧快速、充分的特点,将其燃烧技术应用在链条炉排燃煤锅炉上,这样链条炉排燃煤锅炉上存在两种燃烧方式,即层燃(链条上的原煤)和室燃(悬浮的煤粉)共存于同一炉膛,称为复合燃烧。
洁净煤技术的复合燃烧是解决劣质煤燃烧的主要技术之一,复合燃烧充分利用了炉膛空间,减轻了炉排热负荷,提高了炉膛温度,提高了热效率,大幅度增加了炉膛出力。但是现有复合燃烧技术不能实现对原煤的在线分选、在线预热烘干研磨处理和在线制粉输送煤粉燃烧等,这样增加了燃料成本和运行成本,不能良好的解决节能环保和综合成本之间的矛盾。
另外,目前国家还大力支持发展可燃用煤矸石的流化床燃煤锅炉的坑口电站来应对这种现状,但是大量现役城市周边的工业锅炉和动力锅炉在短期内是不可能被完全替换,替换周期至少需要20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线式低氮富氧复合燃烧节能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可在线处理劣质煤,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佳使用效果的节能改造,能提高劣质煤的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使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线式低氮富氧复合燃烧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链条式燃煤锅炉上且将原煤分层分行送入链条式燃煤锅炉炉排并在线分选末煤的预处理综合煤斗和将所述预处理综合煤斗分选出来的末煤进行烘干、输送并预热空气的烘干预热换热器,以及与烘干预热换热器相接且将烘干预热换热器烘干的末煤进行细化分选的煤粉细化分选装置和将经所述煤粉细化分选装置细化分选后的优质煤粉送入链条式燃煤锅炉炉膛的低氮富氧煤粉燃烧器;所述烘干预热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预处理综合煤斗的外部,所述煤粉细化分选装置设置在烘干预热换热器的下方,所述低氮四通道煤粉燃烧器安装在链条式燃煤锅炉上,所述低氮四通道煤粉燃烧器与烘干预热换热器和所述煤粉细化分选装置均相接。
上述的在线式低氮富氧复合燃烧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综合煤斗包括煤斗壳体和安装在煤斗壳体上的输煤辊组,以及设置在煤斗壳体内部且用于调整下煤量的第一煤闸板和设置在第一煤闸板下方且将原煤分层分行送入链条式燃煤锅炉炉排上的动态组合筛;所述煤斗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观察口,所述煤斗壳体的内部安装有隔板和内衬挡板,所述隔板与煤斗壳体之间设置有闸板维修门;所述动态组合筛包括安装板、一级筛分板、二级筛分板和煤槽,以及用于带动安装板、一级筛分板、二级筛分板和煤槽振动的振动机构,所述安装板、一级筛分板、二级筛分板和煤槽均设置在煤斗壳体的内部,所述一级筛分板、二级筛分板和煤槽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二级筛分板和煤槽均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振动机构包括穿过煤斗壳体的第一安装轴以及设置在煤斗壳体外部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凸轮、第一旋转轴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一级筛分板均安装在第一安装轴上,所述第一安装轴上且靠近内衬挡板位置处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固定在内衬挡板上的导轨配合使用;所述凸轮设置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且安装在第一旋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大山,未经魏大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8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长管拖车用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