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敲除脯氨酸合成途径提高钝齿棒杆菌精氨酸产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0421.8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3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饶志明;许正宏;徐美娟;孙红梅;窦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31 | 分类号: | C12N15/31;C12N15/10;C12N1/21;C12P13/10;C12R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脯氨酸 合成 途径 提高 钝齿棒 杆菌 精氨酸 产量 方法 | ||
1.一种脯氨酸合成关键酶缺失型基因ΔproB,其特征是: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8133的C.crenatum SYPA菌株DNA为模板,通过重叠PCR法将获得来自钝齿棒杆菌SYPA的脯氨酸合成关键酶基因proB中的了352个核苷酸碱基缺失;重叠PCR的引物序列为:第一轮PCR引物序列:
PproBF EcoRI 5’-CGCGAATTCATGCGTGAGCGCATCTCCAACGC
PproBR SalI 5’-CGCGTCGACTTACGCGCGGCTGGCGTAGTTGGAC
第二轮PCR引物序列:
PΔproB R 5’-CCCATCCACTAAACTTAAACACGCACGATCACGCTTTCCTGCATC
PΔproB F 5’-TGTTTAAGTTTAGTGGATGGGGTGTCTGCTGCACGTTTGGCT。
2.一株重组钝齿棒杆菌SYPA 5-5ΔproB,其特征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失ΔproB基因利用电转化的方法通过同源重组整合至钝齿棒杆菌SYPA 5-5染色体中获得。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重组钝齿棒杆菌发酵生产精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菌株的脯氨酸的合成显著降低,L-精氨酸的产量显著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04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多轴齿轮式铣头
- 下一篇:弹簧支撑旋转卡紧浮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