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压电式低能耗宽频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0478.8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1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李红元;吴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得利(常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7/02 | 分类号: | H04R17/02;H04R7/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压电 能耗 宽频 警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警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压电式低能耗宽频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传统的汽车警示装置分为:压电式蜂鸣器、电磁式蜂鸣器、动圈式扬声器三种。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声音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压电式蜂鸣器、电磁式蜂鸣器由于其频带窄、音质较差等缺点逐渐被动圈式扬声器所替代。但是随着国家对稀土的控制,稀土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动圈式扬声器中钕铁硼磁铁是必不可少的部件,随着稀土的成本的增高,钕铁硼磁铁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动圈式扬声器成本也就顺其自然的越来越高,动圈式扬声器企业及汽车生产厂商因此受到的成本压力非常大。传统的压电式蜂鸣器谐振频率一般2000HZ左右,高频一般最多只能有5000HZ,而且常规的动圈式扬声器谐振频率一般在800HZ左右,高频一般有20000HZ左右。
传统的陶瓷薄膜压电片需要至少1100度高温才能成型,而复合式压电片中含有银,当温度高于950度,银就会蒸发消失,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银浆中添加钯浆成份,其比例为:70%银+30%钯,其虽可以达到陶瓷薄膜压电片成型所需要的温度,但是钯的价格要很贵,从而增加了很多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压电式低能耗宽频警示装置,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减轻了企业及汽车生产厂商的成本压力。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汽车用压电式低能耗宽频警示装置,其包括上端面开口,下端面设有传声孔的壳体,壳体内部为安装腔,所述壳体安装腔中固定设置有振动基板,振动基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复合压电片,下端面设置有振动薄膜,所述振动基板与复合压电片构成振动基源,振动薄膜与振动基板构成传声源,在壳体上端面的开口安装有线路板,在壳体安装腔内设置有柔性线路板,线路板与柔性线路板电连接,柔性线路板与复合压电片电连接;所述复合压电片至少包括第一陶瓷薄膜,叠加在第一陶瓷薄膜上的第二陶瓷薄膜,叠加在第二陶瓷薄膜上的第三陶瓷薄膜;所述第一陶瓷薄膜下方设置有第一银钯电极层,第一陶瓷薄膜、第二陶瓷薄膜之间设有第二银钯电极层,第二陶瓷薄膜、第三陶瓷薄膜之间设有第三银钯电极层,第三陶瓷薄膜上方设置有第四银钯电极层;第一陶瓷薄膜、第二陶瓷薄膜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银钯导电柱,第一银钯导电柱将第一银钯电极层与第三银钯电极层连接,第二陶瓷薄膜、第三陶瓷薄膜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银钯导电柱,第二银钯导电柱将第二银钯电极层与第四银钯电极层连接。
上述陶瓷薄膜为陶瓷浆料流延成型厚度在15μm~20μm的膜带制作而成,所述振动基板为0.15mm~0.25mm厚的弹簧钢板。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盆架,所述振动基板固定设置在盆架上。盆架起到固定振动基板的作用。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上盖板,上盖板位于复合压电片的上方,上盖板与复合压电片之间留有空间,上盖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向下的弯折端,上盖板的弯折端固定设置在盆架上。上盖板起到保护复合压电片的作用。
所述振动薄膜为采用耐高温的PEI材料制成的薄膜。
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为0.15mm~0.25mm的通孔。
将第一银钯电极层与第三银钯电极层连接,第二银钯电极层与第四银钯电极层连接,提高了电容量、降低容抗、提高了驱动力。
一种用于压电式警示装置的复合压电片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调制好的陶瓷浆料,利用流延设备流延出厚度在15μm~20μm的第一陶瓷薄膜,并在第一陶瓷薄膜上压出一通孔;
步骤二,在上述流延好的第一陶瓷薄膜的下表面涂抹一层胶,再将银占比例为89%~91%,钯占比例为11%~9%的银钯浆料印刷其上形成第一银钯电极层;
步骤三,利用流延设备再流延出厚度在15μm~20μm的第二陶瓷薄膜,并在第二陶瓷薄膜上冲压出两个通孔;
步骤四,在第一陶瓷薄膜上表面、第二陶瓷薄膜下表面之间通过胶粘合上述步骤二中同样银、钯比例的第二银钯电极层;
步骤五,利用流延设备再流延出厚度在15μm~20μm的第三陶瓷薄膜,并在第三陶瓷薄膜上压出一通孔;
步骤六,在第二陶瓷薄膜上表面、第三陶瓷薄膜下表面之间通过胶粘合上述步骤二中同样银、钯比例的第三银钯电极层;采用导电柱穿过第一陶瓷薄膜上通孔、第二陶瓷薄膜上通孔,该导电柱将第一银钯电极层、第三银钯电极层连接形成连续电极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得利(常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汉得利(常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04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