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杂双环[3.3.0]辛烷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1875.7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8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姜雪峰;谭忠飞;姜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9/52 | 分类号: | C07D209/52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杂双环 3.3 辛烷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 ||
1.一种氮杂双环[3.3.0]辛烷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式(V)化合物1,2,3,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依次经过上保护基、还原反应、脱保护基反应、氧化反应、环化脱羧反应,得到所述如式(I)所示的氮杂双环[3.3.0]辛烷衍生物;
其反应路线为:
其中,
当A是O时,R是C1~C8的烷基取代基、或芳基;
当A是N时,R是氢、C1~C8烷基、或芳基;
PG是Ph3C、叔丁基、MOM、BOM、TMS、萘甲基、其中,X是H、F、Cl、Br、I、NO2、CH3、CH3CH2、OCH3、或OCH3CH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反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基反应是所述式(V)化合物经过在碱性条件下的与卤代保护基反应,生成式(IV)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反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基反应中所用的碱是K2CO3,KHCO3,KOH,KOMe,KOEt,KOtBu,KOPr,KOiPr,Na2CO3,NaHCO3,NaOH,NaOMe,NaOEt,NaOPr,NaOiPr,NaH,KH,CaH2,吡啶,三乙胺或二异丙基乙基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反应,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反应是在非质子溶剂中以还原剂将式(IV)化合物的酰亚胺上得羰基还原为亚甲基,生成式(III)化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反应,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质子溶剂是四氢呋喃,甲基四氢呋喃,乙醚,甲基叔丁基醚,苯,甲苯或乙苯;所述还原剂为LiAlH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反应,其特征在于,当PG是Ph3C、叔丁基、MOM、BOM、TMS、或萘甲基时,所述脱保护基反应是将式(III)化合物在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先脱去保护基变成二级胺,再在碱性条件下与卤代甲酸酯或卤代甲酰胺反应,生成式(II)的化合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反应,其特征在于,所述脱保护基反应所用的碱为NaOH,KOH,Na2CO3,K2CO3,NaHCO3或KHCO3。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反应,其特征在于,所述脱保护基反应所用的酸为HCl,HBr,H2SO4,H3PO4,AcOH,CF3COOH或TsOH。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反应,其特征在于,当PG是所述脱保护基反应是将式(III)化合物先在碱的催化下与光气或三光气反应,再与相应的醇或胺反应,得到结构通式为(II)的化合物;其中,X是其中,X是H、F、Cl、Br、I、NO2、CH3、CH3CH2、OCH3、或OCH3CH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成反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碱是三乙胺,三甲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二乙胺,二丙胺,二丁胺,吡啶或DMAP之任意一种。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成反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是将式(II)化合物经过氧化剂氧化成二羧酸;其中,所述氧化剂是H2O2,O3,KMnO4或K2Cr2O7。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反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化脱羧反应是在酸性溶剂中环化脱羧生成式(I)化合物;其中,所述酸性溶剂为乙酸、乙酸酐或丙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18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纸法再造烟叶抗张强度的测定方法
- 下一篇:逆变器一体型驱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