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称分束展丝双下托2乘2轴系复合纱、纺纱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5126.1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4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于伟东;邓成亮;杜赵群;于昊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28 | 分类号: | D02G3/28;D02G3/36;D02J1/18;D01H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分束展丝双下托 复合 纺纱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对称分束展丝双下托2乘2轴系复合纱,其特征在于:由单丝网下托裹缠短纤维须条后再复合从而形成2乘2轴系结构,其具有四种形式,其中,第一种为:一对单丝网下托裹缠短纤维须条后复倂,命名为下托网裹复合纱;第二种为:一丝网下托裹缠短纤维须条与一丝网包缠短纤维须条后复倂,命名为网裹网包复合纱;第三种为:一对单丝网包缠短纤维须条后复,命名为网包复合纱;第四种为:一对较宽的单丝网下托并外露包缠短纤维须条后复倂,是网裹和网包并存于一丝网上并裹缠短纤维须条,命名为半裹包复合纱;
网裹网包复合纱和半裹包复合纱有左侧和右侧之分,左侧为先下包缠而右侧为先上包缠;
网裹网包复合纱和半裹包复合纱又可分为对称包缠和同向包缠两种形式;
半裹包复合纱的单丝网的宽度为短纤维须条宽度的1.5~2.5倍。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分束展丝双下托2乘2轴系复合纱的复合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第一步、在普通环锭细纱机上安装对中导纱钩(1)、分劈器(2)、下引导纱钩(3)、下展丝器(4),并使下展丝器(4)紧贴环锭细纱机的前下罗拉(51)获得驱动力,其中,下引导纱钩(3)包括左下引导纱钩(3L)及右下引导纱钩(3R),下展丝器(4)包括左下展丝器(4L)及右下展丝器(4R);
第二步、取长丝(6)经对中导纱钩(1)进入分劈器(2),由分劈器(2)将长丝(6)先行展平后,再对称劈分为左长丝(61L)及右长丝(61R);
第三步、左长丝(61L)及右长丝(61R)分别经左下引导纱钩(3L)及右下引导纱钩(3R)下引和定位,再分别送达至左下展丝器(4L)及右下展丝器(4R)展丝,得左下托丝网(62L)和右下托丝网(62R),再经由左下展丝器(4L)及右下展丝器(4R)与前下罗拉(51)的紧贴处,夹持左下托丝网(62L)和右下托丝网(62R)并紧贴前下罗拉(51)输出,形成第一轴(I);
第四步、作为第二轴(II)的短纤维须条(7)的左路须条(71L)及右路须条(71R)分别经左集束器(37L)及右集束器(37R)与第一轴(I)同轴或有一定间距地同步喂入环锭细纱机的前罗拉钳口(52),左路须条(71L)及右路须条(71R)与对应的左下托丝网(62L)及右下托丝网(62R)形成层叠或分开的排列,出前罗拉钳口(52)后,在加捻三角区的作用下,左路与右路先各自形成丝网裹缠短纤维须条(71)的二轴系成纱(81),再在成纱三角区形成左路二轴系成纱(81L)的左复合轴系(L)及右路二轴系成纱(81R)的右复合轴系(R)复倂的复合纱(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劈器(2)包括用于将所述长丝(6)先行展平的展平辊(23),展平后的长丝(6)引入分劈杆(21),由分劈杆(21)将所述长丝(6)对称劈分为所述左长(61L)及所述右长丝(61R)。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导纱钩(1)可作水平左右移动,以调整所述长丝(6)相对所述分劈杆(21)的分劈点(22)的对中,所述对中导纱钩(1)还可作上下、前后移动,以调整所述长丝(6)相对所述展平辊(23)的包围角θ,以提高所述长丝(6)的展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51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润湿显示面板
- 下一篇:滚筒自动化生产装置及生产滚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