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鱼油精炼副产物中提取富集乙酯型鱼油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22985.3 申请日: 2012-06-27
公开(公告)号: CN103509651A 公开(公告)日: 2014-01-15
发明(设计)人: 方旭波;陈小娥;蒋雅美;余辉;黄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海洋学院
主分类号: C11B13/00 分类号: C11B13/00;C11B13/02;C11B3/02;C11B3/12;C11C3/00
代理公司: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代理人: 袁忠卫
地址: 316004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气***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鱼油 精炼 副产物 提取 富集 乙酯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鱼油精炼领域,具体是一种从鱼油精炼副产物中提取富集EPA、DHA乙酯型鱼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鱼油的精炼就是除去鱼油中非甘油酯杂质成分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脱胶、脱酸、脱色和脱臭工艺[洪鹏志,刘书成,章超桦,等.金枪鱼油的精炼及其脂肪酸组成特征[J].中国油脂,2006,31(6):90-93;王乔隆,邓放明,唐春江等.鱼油提取及精炼工艺研究进展[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8,15(3):10-12]。鱼油脱酸工艺中使用最多的是碱炼,鱼油中游离脂肪酸与烧碱中和[曹柏维,初世龙.溶剂法在皂脚回收利用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1997,20(4):59-60],产生大量的脂肪酸钠盐副产物就是皂脚。为了提高鱼油的低温冷藏性,鱼油精炼时还要冬化处理,以除去凝固点较高的甘油酯[金青哲,逯良忠,王兴国,等.海洋鱼油的生产与应用[J].中国油脂,2011,36(8):1-5],鱼油经冬化析出固体脂肪,经过滤产生大量冷滤固脂副产物。在鱼油精炼时产生的大量皂脚、固脂中,仍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但是由于这些副产物具有腥臭味、杂质多、颜色深等特点,有的企业用硫酸酸化制成脂肪酸,以低廉的价格卖于化工企业处理成为皮革加脂剂,但往往入不敷出;有的企业直接当做生物燃料或者经简单处理排放,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甚至污染环境。

目前在植物油脂的加工过程中,利用其皂脚生产脂肪酸主要水解酸化法、皂化酸解法和酸化水解法[靳玮.脂肪酸的生产和消费[J].现代化工,1995,4:39-42]。本研究以鱼油精炼中的副产物皂脚和冷滤固脂为原料,分别采用酸催化乙酯化法和碱催化乙酯化法,回收得到乙酯型鱼油,再经过分子蒸馏和尿素包合相结合工艺,富集得到高含量EPA、DHA的乙酯型鱼油,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价值,从而解决精炼鱼油中副产物的回收问题,取得较佳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鱼油精炼副产物中提取富集EPA/DHA乙酯型鱼油的方法,以鱼油精炼副产物的皂脚和固脂为原料,采用酸催化乙酯工艺回收皂脚、碱催化乙酯工艺回收固脂,提取得到具有高含量EPA、DHA的乙酯型鱼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从鱼油精炼副产物中提取富集EPA、DHA乙酯型鱼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酸催化乙酯化法回收皂脚:称取适量鱼油精炼副产物鱼油皂脚,加水搅拌均匀,将浓盐酸以缓慢的细流状边搅拌加入,至pH值为1.5~2.5,停止加浓盐酸,静置一段时间分离水洗得到脂肪酸,将脂肪酸加热真空脱水后倒入三口烧瓶,恒温至75~80℃后,加入无水乙醇,缓慢滴加硫酸,其中无水乙醇/脂肪酸的体积质量比为0.7~0.9mL/g,硫酸/脂肪酸的体积质量比为0.07~0.11mL/g,在反应温度75~80℃下充氮常压回流反应3~6h,反应结束后,用75~80℃的热水水洗样品至中性,真空脱水得到乙酯型鱼油A;

2)采用碱催化乙酯化法回收固脂:称取适量鱼油精炼副产物鱼油冷滤固脂于三口烧瓶,在恒温水浴下熔解后,加入碱催化剂和无水乙醇,其中碱催化剂为NaOH或KOH,添加量为固脂量的1%~5%,无水乙醇/脂肪酸的体积质量比为0.5~0.7mL/g,75~80℃下充氮常压回流反应2~4h,反应结束后用75~80℃的热水水洗样品至中性,真空脱水得到乙酯型鱼油B;

3)分别以乙酯型鱼油A、乙酯型鱼油B为原料,依次经过第一次三级分子蒸馏、尿素包合法、第二次三级分子蒸馏的工艺将乙酯型鱼油中的EPA、DHA进行富集纯化,得到高含量EPA、DHA乙酯型鱼油。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无水乙醇/脂肪酸的体积质量比为0.8mL/g,硫酸/脂肪酸的体积质量比为0.09mL/g,反应温度为79℃,时间4h。

作为优选,步骤2)中的碱催化剂为NaOH,添加量为固脂量的3%。

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无水乙醇/脂肪酸的体积质量比为0.6mL/g,反应温度为79℃,时间3h。

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第一次三级分子蒸馏工艺与第二次三级分子蒸馏工艺一致,具体步骤为:采用KDL1短程分子蒸馏设备,设置预脱气温度55~65℃,蒸馏刮板转速200~300r/min,冷却温度4~6℃,蒸馏温度120~135℃,真空度1.5~3Pa,进料速度1.5~2.5g/min,通过三级分子蒸馏,取第三级重相馏分,进入下一工段。

优选,上述步骤中所述预脱气温度60℃,蒸馏刮板转速250r/min,冷却温度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2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