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十杆并联侧升式单体立体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0858.8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7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新;戴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瑞芳;李立新 |
主分类号: | E04H6/06 | 分类号: | E04H6/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十杆 并联 侧升式 单体 立体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式立体车库,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十杆并联侧升式单体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机械式立体车库种类很多,但其中单体立体车库从车辆提升方案来看,只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停车台从下停车位直升至上停车位的方案;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机械装置简单,装置受力条件好,但其缺点是车辆辆驶入或驶离时,下位车辆必须开走。第二种直升直降的方案,并避免第一种方案的缺点,但这种方案必须将下位车辆停在地面以下,需要在地面以下下沉一到两个车位,当使用下位车位时需要将车库作整体提升。第三种方案是停车台从停车位的前方或后方移动至上停车位的方案,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机械装置比较简单,装置受力条件比较好,但其缺点是车辆驶入或驶离时需要占用一个相邻的车位。第四种方案是将停车台直升至上停车位的高度后,旋转90o后再前进约半个车位后到达上停车位,这种方案由于其地面上需要安装用于平移的导轨,所以具体实施时困难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增加立体停车的灵活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十杆并联侧升式单体立体车库,无需下沉施工,对上下两辆车的出行顺序也没有限制,并且无需为上位车辆的出行提供额外的路面空间。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有一个固定的停车架,停车架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有三个安装孔,左侧上部有左第一安装孔和左第二安装孔,中部有左第三安装孔;有一个运动的停车台,停车台上与停车架相平行的两外侧固接有加强板,靠近停车架的停车台两侧对称固接有左、右四角支架,每个四角支架的第一边垂直于停车台,每个四角支架的第二边位于靠近停车架的一侧且平行于停车台,每个四角支架的另外两边位于靠近停车架的一侧;在停车架的两侧和左、右四角支架之间分别设置结构相同的左、右十连杆提升机构;其中,左十连杆提升机构的结构是:
停车架在左第一安装孔处与左曲柄一端铰接,左曲柄的另一端与左连杆第一端铰接,左连杆的第二端与左摇杆一端铰接,左摇杆的另一端与停车架上的左第三安装孔铰接,左连杆为三角形结构,其第三端与停车台上的左四角支架的铰接点铰接;左平行曲柄与左曲柄结构相同,其一端与停车架在左第二安装孔处铰接并与左曲柄平行安装,其另一端与左平行连杆第一端铰接,左平行连杆与左连杆结构相同并平行安装,左平行连杆的第三端与停车台上的左四角支架的铰接点铰接;左第一平行杆的一端与左曲柄的中部铰接,其另一端与左平行曲柄的中部铰接,左第二平行杆的两端分别与左曲柄的一端和左平行曲柄的一端铰接,左第三平行杆的两端分别与左连杆上的第二端与左平行连杆上的第二端铰接;左第一平行杆、左第二平行杆以及左第三平行杆的杆长相等,并且均等于停车架上左第一安装孔与左第二安装孔之间的距离,同时还等于左四角支架上靠近停车架一侧的铰接点和左四角支架下部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
停车台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左、右铰链四杆机构;其中,左铰链四杆机构的结构是:左铰链四杆机构安装在停车台的左侧,左铰链四杆机构由停车台、左主动杆、左次连杆及左从动杆组成;左主动杆一端与停车台左侧铰接,左主动杆另一端与左次连杆一端铰接,左次连杆另一端与左从动杆的一端铰接,左从动杆的另一端与左四角支架上端铰接。
所述停车台上与停车架相平行的两外侧固接有加强板。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适用于行车道路或停车通道旁边,在已有车位上方增加一个车位后,对上下两辆车的出行顺序没有限制,且无需为车辆的出行提供额外的路面空间。本发明可以因地制宜,单体安装,因而在解决城市社区路面停车难及增加地下室停车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停车架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停车台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处于停车位时的侧视位置及平动轨迹图。
图中:1、停车架,2、左曲柄,3、左连杆,4、左摇杆,5、左平行曲柄,6、左平行连杆,7、左第一平行杆,8、左第二平行杆, 9、左第三平行杆,10、停车台,11、左主动杆,12、左次连杆,13、左从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瑞芳;李立新,未经戴瑞芳;李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08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载铁路预制T梁整体绑扎胎具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集成式扬声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