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芦笋毛尖茶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7187.8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6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宇;刘光宪;戴廷灿;罗绍春;张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笋 毛尖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芦笋毛尖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又名石刁柏,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富含天门冬酰胺、榭皮黄酮、菝、皂甙、香豆素、芦丁、多糖、熊果酸等,具有防癌、抗癌作用,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膀胱炎、肾炎及水肿等疾病,并且具有抗疲劳、抗应激和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堪称为美味良药。
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我国72%地区处于缺硒、低硒带,膳食中硒摄入量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几亿人口的身体健康,补充硒可以有效的防治癌症、高血压等。由于作物上产生的有机态硒更安全、更有效等特点,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追捧。茶是我国传统饮料,饮茶是人们的传统风俗习惯,也是全世界人们的共同爱好。研制与开发富硒芦笋毛尖茶适合国内外消费者需求,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富硒芦笋毛尖茶的加工方法,它所制备的芦笋毛尖茶富含硒元素,并且生产工艺简单。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富硒芦笋毛尖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采摘:早春绿芦笋留母茎后24~30天,开始人工采摘芦笋嫩枝,嫩枝直径1~2mm,长度8~10cm,原料采摘后,置通风阴凉处,尽量避免日光暴晒;2)清洗: 将新鲜芦笋嫩枝放入水池,用自来水冲洗,除去附着在嫩枝表面的泥土和杂质;冲洗后用甩水机甩干水分,然后薄摊于篾盘中晾干嫩茎表皮水分;3)分选:采回的原料可能存在大小不一、老嫩不均,须人工进行分选,分选时,按嫩茎粗细分开单独炒制,剔除过粗、过老枝条;4)杀青:在手工电炒锅中进行,在离锅底10cm处的锅底温度125~130℃的条件下,每锅投鲜嫩枝1.5~2.0千克;以鲜嫩枝下锅后能听到轻微劈啪声为适中,响声大表明温度过高,芦笋茶易焦、变色;无响声表明温度尚未到适宜温度,不利去除芦笋青味;炒制过程中注意采用扬焖结合法,以达到抑制、钝化氧化酶的效果,杀青时间为6~9分钟,杀青过程中应不停翻炒并抖散,防止芦笋嫩茎在杀青过程中成团,影响杀青效果,炒至稍闻清香味时出锅;5)揉捻:杀青后的芦笋嫩茎在篾盘中冷却后,双手握紧成团,然后单手向前推揉,利用腕力适量加压,揉至有轻微汁液溢出、嫩茎表皮润泽为度,揉捻后芦笋嫩茎中部分汁液被挤出而粘附于表面,在冲泡时容易溶解于茶汤之中;6)摊坯:主要为及时散发水分,揉捻后的湿坯应及时抖或扯散开来,并均匀地摊铺在篾盘上(忌堆捂,否则易泛黄变色),让其在自然状态下继续散发水分;7)炒二青:每锅投放茶坯1.5~2.0千克,锅温80~100℃,炒制时间12~15分钟,炒二青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减少芦笋嫩茎中的水分,同时提高芦笋茶的香气,茶坯下锅后要及时翻炒,做到边炒边抖散,并随水分的散失逐渐降低锅温,炒至7~8成干时起锅,起锅后焦叶碎末;8)摊晾:摊晾的目的是散发热气,使茶坯中水分含量均匀,摊晾的方法同步骤6),将炒二青后的茶坯均匀地摊置于篾盘中;9)干燥:采用茶叶烘焙机干燥,将摊凉后的芦笋茶坯平铺于烘斗内,在温度控制在110~130℃的条件下干燥时间为10~20分钟,然后温度控制在70~80℃的条件下干燥时间为20~30分钟,,每隔3~4分钟翻动一次,烘至含水量约7%;10)包装:干燥后的芦笋茶即为成品芦笋茶,可用锡箔纸或锡箔袋密封后装入包装盒,此时芦笋茶干、脆、易碎,包装时应轻缓,碎末可混入加工后的袋泡茶粉碎。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1)选用新鲜富硒芦笋为原料,通过控制杀青、揉捻、摊坯、炒二青、摊晾、干燥等关键技术点,以手工为主的加工,使芦笋毛尖细长丝状,色泽翠绿光润,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醇、幽雅沁人,滋味醇厚甘甜,叶底均匀;(2)采用富硒土壤种植的芦笋,有机硒含量高,且在加工工艺中损失较少,产品功能活性强(3)富硒芦笋毛尖茶的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开发为芦笋精深加工开辟了新渠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阐述,
普通芦笋内有机硒的含量在33mg/kg,在富硒土壤栽培的芦笋有机硒的含量进一步提高,采用高富硒芦笋制备富硒芦笋毛尖茶,使得在品味茶香的同时,补充人体微量元素硒,利于人体健康。
实施例一、1)采摘:早春绿芦笋留母茎后24~30天,开始人工采摘芦笋嫩枝10kg,嫩枝直径1~2mm,长度8~10cm,原料采摘后,置通风阴凉处,尽量避免日光暴晒,以免造成芦笋中硒元素的流失;2)清洗:将新鲜芦笋嫩枝放入水池,用自来水冲洗,除去附着在嫩枝表面的泥土和杂质;冲洗后用甩水机甩干水分,然后薄摊于篾盘中晾干嫩茎表皮水分;3)分选:采回的原料可能存在大小不一、老嫩不均,须人工进行分选,分选时,按嫩茎粗细分开单独炒制,剔除过粗、过老枝条,得到芦笋9kg;4)杀青:在手工电炒锅中进行,在离锅底10cm处的锅底温度125~130℃的条件下,每锅投鲜嫩枝1.5~2.0千克;以鲜嫩枝下锅后能听到轻微劈啪声为适中,响声大表明温度过高,芦笋茶易焦、变色;无响声表明温度尚未到适宜温度,不利去除芦笋青味;炒制过程中注意采用扬焖结合法,以达到抑制、钝化氧化酶的效果,杀青时间为6~9分钟,杀青过程中应不停翻炒并抖散,防止芦笋嫩茎在杀青过程中成团,影响杀青效果,炒至稍闻清香味时出锅;5)揉捻:杀青后的芦笋嫩茎在篾盘中冷却后,双手握紧成团,然后单手向前推揉,利用腕力适量加压,揉至有轻微汁液溢出、嫩茎表皮润泽为度,揉捻后芦笋嫩茎中部分汁液被挤出而粘附于表面,在冲泡时容易溶解于茶汤之中,这样在有机硒更容易溶剂到茶水中,被人体吸收;6)摊坯:主要为及时散发水分,揉捻后的湿坯应及时抖或扯散开来,并均匀地摊铺在篾盘上(忌堆捂,否则易泛黄变色),让其在自然状态下继续散发水分;7)炒二青:每锅投放茶坯1.5~2.0千克,锅温80~100℃,炒制时间12~15分钟,炒二青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减少芦笋嫩茎中的水分,同时提高芦笋茶的香气,茶坯下锅后要及时翻炒,做到边炒边抖散,并随水分的散失逐渐降低锅温,炒至7~8成干时起锅,起锅后焦叶碎末;8)摊晾:摊晾的目的是散发热气,使茶坯中水分含量均匀,摊晾的方法同步骤6),将炒二青后的茶坯均匀地摊置于篾盘中9)干燥:采用茶叶烘焙机干燥,将摊凉后的芦笋茶坯平铺于烘斗内,在温度控制在110~130℃的条件下干燥时间为10~20分钟,然后在温度控制在70~80℃的条件下干燥时间为20~30分钟,,每隔3~4分钟翻动一次,烘至含水量约7%;最终得到富硒芦笋茶5kg;10)包装:干燥后的芦笋茶即为成品芦笋茶,可用锡箔纸或锡箔袋密封后装入包装盒,此时芦笋茶干、脆、易碎,包装时应轻缓,碎末可混入加工后的袋泡茶粉碎;对上述步骤取得的富硒芦笋茶中硒元素含量进行检查,试验检查经检验本发明所制备的芦笋毛尖茶5千克中硒元素的含量平均为 150毫克左右;本工艺在传统制茶技术工艺基础上,注重保持芦笋及硒的营养保健价值,开发出富硒芦笋毛尖茶加工工艺。产品加工最大限度地去除了其它芦笋茶中常有的青涩味,具有硒含量高、外型美观、色泽光润、汤色明亮、香气清醇、滋味醇厚甘甜等特点,产品加工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产品开发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经过大量试验,经检验本发明所制备的芦笋毛尖茶平均每千克中硒元素的含量平均为27毫克左右,并且茶香滋味醇厚甘甜,对中国普遍的缺乏微量元素硒的人群尤其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1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