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车组公共车厢加专用车厢分配方案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8929.9 | 申请日: | 2012-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5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及佳;及聚声;及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及佳;及聚声;及兰平;及勇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700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车组 公共 车厢 专用 分配 方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地铁、轻轨交通客运体系,属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是以我们发明的“城市轨道交通双列串连列车车组客运体系”(发明专利申请号:201210182702.7)为技术背景,为“城市轨道交通双列串连列车车组客运体系”提出的列车车厢分配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双列串连列车车组客运体系”通过采用可以超过车站站台长度的列车车组,将沿途各车站按排列顺序分为奇数车站、偶数车站,站台按乘客到达目的地不同分a、b乘车区,指定列车车组中的列车A、列车B分别负责接送各车站站台上欲到达沿途奇数站或偶数站的乘客的车厢分配方案,列车车组按奇数站、偶数站不同,采取对应车厢停靠的运行模式,等等技术创新和运行体系创新,达到了在同一条地铁、轻轨线路上,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双列串连列车车组客运体系”后的客运能力,超过现行运行体系下的客运极限能力的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双列串连列车车组客运体系”在运行时有其车厢分配的自然规律,利用这种规律,可更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双列串连列车车组客运体系”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双列串连列车车组客运体系”,对应车厢停靠的运行模式下,按照列车车组运行自然形成的车厢分配规律,提出一种列车车组公共车厢加专用车厢分配方案,实施这种列车车厢分配方案,完全符合列车车组停靠站台的实际情况,可使停靠在站台上的所有列车车厢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方便乘客上下车,方便站台上乘客的疏导和车站的管理,从而更充分的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双列串连列车车组客运体系”的能力。
下面详细论述本发明:
首先对照图1、图2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双列串连列车车组客运体系”对应车厢停靠运行模式下自然形成的车厢分配规律。
图1是双列串连列车车组在奇数车站停靠车厢分配分析图;
图2是双列串连列车车组在偶数车站停靠车厢分配分析图;
通过将图1、图2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列车车组无论是由两列列车串连组成还是由多节车厢连接组成,无论是在奇数车站停靠还是在偶数车站停靠,停靠在站台上的车厢总是由一部分在奇数、偶数车站站台都停靠的公共车厢(斜线部分),加上一部分专用车厢组成,而另一部分专用车厢则停靠在站台外的轨道线路上;公共车厢位于列车车组中部,搭乘目的地为奇数车站的乘客的专用车厢和搭乘目的地为偶数车站的乘客的专用车厢分别位于列车车组两端;这就是“城市轨道交通双列串连列车车组客运体系”列车车组运行到各个车站,在站台停靠时自然形成的车厢分配规律。
本发明是依据列车车组运行自然形成的车厢分配规律提出的,图3、图4是本发明中列车车组停靠奇数车站站台和偶数车站站台时车厢分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在奇数车站站台停靠车厢分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在偶数车站站台停靠车厢分配示意图;
图中(1)是由4节车厢组成的列车A、4节车厢组成的列车B双列串连组成的8节车厢列车车组(如果需要也可以直接由8节车厢组成);(2)是奇数站台,6节车厢长度;(3)是偶数站台,6节车厢长度;(4)是轨道线路;a是站台公共车厢乘车区;b是站台专用车厢乘车区;
列车车组(1)按“城市轨道交通双列串连列车车组客运体系”,对应车厢停靠的模式运行,将列车车组(1)的所有车厢分成3个区域,即:列车车组(1)停靠奇数站台(2)或偶数站台(3)时,长出站台停在轨道线路(4)上的前、后各2节车厢,划分为c专用车厢、d专用车厢;列车车组(1)停靠奇数站台(2)或偶数站台(3)时,总在站台上停靠的中间4节车厢划分为cd公共车厢;如果c专用车厢负责接送奇数车站站台(2)上目的地为奇数车站的乘客,d专用车厢负责接送偶数车站站台(3)上目的地为偶数车站的乘客,cd公共车厢则可以将沿途各车站站台上的其余乘客接送到沿途各个车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及佳;及聚声;及兰平;及勇,未经及佳;及聚声;及兰平;及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89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氧化防开裂的夜明塑料制品
- 下一篇:基于塑料镜片注塑用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