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形槽栅介质的CSTBT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8741.2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9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宏;李巍;陈伟中;李长安;张金平;任敏;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423 | 分类号: | H01L29/423;H01L29/739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温利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介质 cstbt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功率技术领域,涉及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特别涉及沟槽栅双极型晶体管(Trench型IGBT),尤其是载流子存储沟槽双极型晶体管(carrier stored trench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CSTBT)。
背景技术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既有MOSFET的输入阻抗高、控制功率小、驱动电路简单、开关速度高的优点,又具有双极型功率晶体管的电流密度大、饱和压降低、电流处理能力强的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电磁炉、UPS不间断电源、汽车电子点火器、三相电动机变频器、电焊机开关电源等产品中作为功率开关管或功率输出管,市场前景非常广阔。IGBT产品是电力电子领域非常理想的开关器件,它集合了高频、高压、大电流三大技术优势,同时又能够实现节能减排,具有很好的环境保护效益。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IGBT器件研制成功以来,其工艺技术和参数不断改进和提高,IGBT器件已由第一代发展到第六代,其电性能参数日益完善。当前,Trench型IGBT由于其高电流密度和更小的导通损耗正逐步取代Planar型IGBT成为IGBT产品的主流方向。载流子存储沟槽双极型晶体管CSTBT如图1所示,在传统Trench-IGBT基础上,增加一层载流子储存层,能进一步优化载流子浓度分布,从而进一步降低导通损耗,增加器件的电流能力,更好的实现了导通损耗与关断损耗的折中关系,使器件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已经逐步取代平面型IGBT成为市场上IGBT产品的主流方向。但是Trench型IGBT如CSTBT,当器件承受耐压时,大量的电流在沟槽边缘积聚,产生大的电场,很容易在沟槽边缘尤其是沟槽末端边缘处击穿,从而制约了Trench型IGBT的耐压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形槽栅介质的CSTBT器件,旨在不影响其他性能参数的同时,提高CSTBT器件的击穿电压,进一步优化CSTBT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形槽栅介质的CSTBT器件,其元胞结构如图2~4所示,包括金属有源发射极1、金属栅电极2、金属集电极3、N+有源区4、P型基区5、P+体区6、栅介质层7、N型载流子存储层8、N-漂移区9、N+电场终止层10、P+集电区11和多晶硅栅极12;金属化集电极3位于P+集电区11的背面,N+电场终止层10位于P+集电区11的正面,N-漂移区9在N+电场终止层10的上方;N+有源区4和P+体区6相互接触且并排位于金属有源发射极1的下方并与金属有源发射极1相连;P型基区5位于N+有源区4和体P+区6的下方,N型载流子存储层8位于P型基区5和N-漂移区9之间;栅极结构为沟槽型栅,包括金属栅电极2、栅介质层7和多晶硅栅极12,多晶硅栅极12向下穿过N+有源区4、P型基区5和N型载流子存储层8并延伸入N-漂移区9,多晶硅栅极12的上表面与金属栅电极2相连,多晶硅栅极12的侧面及地面被栅介质层7包围,栅介质层7的侧壁分别与N+有源区4、P型基区5、N型载流子存储层8和N-漂移区9接触。所述P型基区5下方的栅介质层7的侧壁以及底部的厚度大于P型基区5以上的栅介质层7的侧壁的厚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满足P型基区5下方的栅介质层7的侧壁以及底部的厚度大于P型基区5以上的栅介质层7的侧壁的厚度条件时,多晶硅栅极12的底部剖面形状可以是倒三角形(如图2所示)、阶梯形(如图3所示)或圆弧形。具体实施时,栅介质层7材料可采用SiO2、Si3N4、HfO2或苯并环丁烯。
本发明的实质是在传统CSTBT器件基础上,改变槽内沟道区(P型基区5)下方栅介质层7的形状,使沟槽底部的多晶硅栅极12被更多的栅介质层7所包围。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87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