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麻果脯及生产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58494.4 申请日: 2012-07-25
公开(公告)号: CN102763756A 公开(公告)日: 2012-11-07
发明(设计)人: 兰进;陈向东;姚自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G3/48 分类号: A23G3/4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93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天麻 果脯 生产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天麻果脯及生产工艺,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果脯是我国传统食品,历史悠久。果脯是用水果等经过去皮、取核、糖水煮制、浸泡、烘干和整理包装等主要工序制成的食品,鲜亮透明,表面干燥,稍有粘性,含水量在20%以下。果脯种类繁多,著名传统产品有苹果脯、杏脯、梨脯、桃脯、太平果脯、青梅、山楂片、果丹皮等。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研究发现,天麻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天麻浸膏有明显对抗戊四氮阵挛性惊厥作用;天麻甙可减轻马桑内酯诱发的家兔癫痫发作程度.天麻注射液有镇静、安眠作用;对心血管的作用,天麻对冠状动脉、外周血管有一定程度的扩张作用,天麻注射液可使家兔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下降;天麻素有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特别是在缺氧情况下获得能量的作用;另外尚有抗炎免疫等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麻果脯及生产工艺。

所述天麻果脯生产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1)清洗、去皮

所述清洗去皮为将洗净的天麻置于5%-15%NaOH溶液中,温度为70℃-95℃,处理1-1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再浸入0.25%-0.5%的柠檬酸或0.05%-0.2%稀盐酸溶液中10-100s,捞出过水脱皮;

(2)切条

所述切条为将脱好皮的天麻切成长4-5厘米,宽厚0.5厘米的条;

(3)预煮

所述预煮为将天麻放入含有食盐0.5%-2%、EDTA 0.01%-0.03%、焦磷酸钠0.05%-0.3%、Vc 0.005%-0.03%、柠檬酸0.1%-0.3%的溶液中煮沸5-20min;捞出沥干;预煮能有效地防止天麻褐变,并能有效地脱除天麻苦涩味;

(4)第一次糖煮

所述第一次糖煮为将40%-50%蔗糖水溶液煮沸,投入预煮过的天麻煮沸5-60min,浸泡过夜;

(5)第二次糖煮

所述第二次糖煮为将第一次糖煮液调至55%,再加0.2%柠檬酸、0.1%-0.3%食用胶,煮沸后,投入经第一次糖煮过的天麻,煮沸5-60min;

所述食用胶为卡拉胶、黄原胶、瓜尔豆胶、琼脂、明胶、海藻酸钠、刺槐豆胶、魔芋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6)第三次糖煮

所述第三次糖煮为将第二次糖煮液调至65%,再加0.2%柠檬酸和7%蜂蜜,煮沸后投入经第二次糖煮过的天麻,煮沸5-60min;

(7)烘干

所述烘干为将煮好的天麻置于70-75℃烘箱中,烘烤5-15h,以表面干燥、不黏手有弹性为宜;

(8)包装。

优选地,预煮时进行100~500w微波处理;微波处理通过微波辐射高频电磁波穿透萃取介质,使细胞内部温度迅速上升,细胞内部压力超过细胞壁膨胀承受能力,细胞破裂。微波处理能显著提高护色和脱苦效果,并有利于提高后续糖煮浸糖效果。

优选地,第二次糖煮为真空糖煮,即将经第一次糖煮过的天麻投入真空浸糖设备中,吸入糖液(即将第一次糖煮液调至55%,再加0.2%柠檬酸、0.1%-0.3%食用胶);投入经第一次糖煮过的天麻,保持真空度0.06-0.12MPa,温度50℃-85℃,时间5-60min。

优选地,第三次糖煮为加压糖煮,即将经第二次糖煮过的天麻投入真空浸糖设备中,吸入糖液(即将第二次糖煮液调至65%,再加0.2%柠檬酸和7%蜂蜜);投入经第二次糖煮过的天麻,加压至0.2-0.8MPa,温度50℃-85℃,时间5-60min。

本发明还包括按上述工艺制成的天麻果脯。

本发明天麻果脯生产工艺先进科学合理,简便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通过预煮、三次糖煮处理等工艺使糖液有效地渗入内部组织,改善了天麻果脯风味和口感,延长了保质期;本发明天麻果脯口感细腻、风味独特、有效地保留了天麻有效成分,适于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天麻果脯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去皮

所述清洗去皮为将洗净的天麻置于10%NaOH溶液中,温度为80℃,处理7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再浸入0.35%的柠檬酸或0.2%稀盐酸溶液中30s,捞出过水脱皮;

(2)切条

所述切条为将脱好皮的天麻切成长4-5厘米,宽厚0.5厘米的条;

(3)预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84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