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酶法制备低聚原花青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9011.2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6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军;王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1/62 | 分类号: | C07D311/6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462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酶 法制 备低聚原 花青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酶法制备低聚原花青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籽中的低聚原花青素是天然的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抗氧化类功能因子,可应用于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中等领域。低聚原花青素拥有强有力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和对人体微循环特殊改善的双重功效,以高效、低毒、高生物利用率而著称。据资料报道,在体内其抗氧化能力是VE的50倍,VC的20倍。近10年来在北美保健食品业和化妆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常用的原花青素提取方法有索氏提取,溶剂浸提等。索氏提取,提取时间长,而且很难放大;溶剂浸提存在提取时间长、温度高、严重影响制品原花青素的组成。中国专利ZL03137933.8公开了葡萄籽低聚原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它采用有机溶剂提取石油醚精制得到含量为60%以上的低聚原花青素。生物酶法提取作为一种优良的提取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绿色无污染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在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方面,目前尚未有用生物酶法提取原花青素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酶法制备低聚原花青素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生物酶法制备低聚原花青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葡萄籽脱脂后饼粕为原料,过80-100目筛,筛下物加6-22质量倍的用酸调节pH=3-6的净化软化水,得混合液;
(2)向混合液中加入酶,使混合液中酶的质量含量为0.2-1%,在35-50℃酶解30-120min;所述酶为质量比1:0-0.8的组织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
(3)采用膜震动过滤系统,收集能通过截留分子量为5×103的微滤膜但不能通过分子量为300的纳滤膜的分离液;
(4)将步骤(3)获得的分离液浓缩和干燥,得到质量含量为95%以上的低聚原花青素。
所述步骤(1)优选的是:以葡萄籽脱脂后饼粕为原料,过90目筛,筛下物加10-15质量倍的用酸调节pH=4-5的净化软化水,得混合液。
所述步骤(2)优选的是:向混合液中加入酶,使混合液中酶的质量含量为0.5%,在40-45℃酶解60-80min;所述酶为质量比1:0.3-0.5的组织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
所述酸为醋酸、磷酸、盐酸或硫酸。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绿色无污染、易于工业化。
2.使用采用膜震动过滤系统制备低聚原花青素,解决了静态膜过滤法易堵塞、清洗困难的缺陷,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的方法提取的低聚原花青素含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脱脂后饼粕是指葡萄籽提取葡萄油脂后的物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生物酶法制备低聚原花青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葡萄籽脱脂后饼粕为原料,过90目筛,筛下物加13质量倍的用醋酸调节pH=4的净化软化水,得混合液;
(2)向混合液中加入酶,使混合液中酶的质量含量为0.5%,在43℃酶解70min;所述酶为质量比1:0.5的组织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
(3)采用膜震动过滤系统,收集能通过截留分子量为5×103的微滤膜但不能通过分子量为300的纳滤膜的分离液;
(4)将步骤(3)获得的分离液经蒸发器浓缩和喷雾干燥,得到质量含量为95.3%的低聚原花青素。
实施例2
生物酶法制备低聚原花青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葡萄籽脱脂后饼粕为原料,过90目筛,筛下物加10质量倍的用磷酸调节pH=4的净化软化水,得混合液;
(2)向混合液中加入酶,使混合液中酶的质量含量为0.3%,在45℃酶解80min;所述酶为组织蛋白酶;
(3)采用膜震动过滤系统,收集能通过截留分子量为5×103的微滤膜但不能通过分子量为300的纳滤膜的分离液;
(4)将步骤(3)获得的分离液经蒸发器浓缩和喷雾干燥,得到质量含量为96.1%的低聚原花青素。
实施例3
生物酶法制备低聚原花青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葡萄籽脱脂后饼粕为原料,过90目筛,筛下物加15质量倍的用盐酸调节pH=5的净化软化水,得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90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