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视机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8003.4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季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傲海精密钣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8 | 分类号: | F16M11/08;F16M11/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金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视机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视机支架。
背景技术
电视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机电产品之一,人们通过电视机的相关频道可以了解国家大事、时事新闻、关注国际局势;通过电视还可以了解、掌握经济、法律、生活等各种常识,了解、掌握现代化科技知识;通过电视可以观看影视剧、音乐、曲艺、体育等节目。电视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可以说,电视已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不可缺少的用品之一。随着我们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以及电视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OLED等技术在电视机相关行业的应用,电视机正朝着大屏幕、超薄型、以及多元化发展。
目前固定电视机的电视机支架包括用以固定电视机的固定架和固定固定架的支撑架。市场上的电视机支架在固定好电视机之后,如果需要做周向的左右旋转微调时,一般需要对电视机支架做整体移动,如此一来,在进行微调时,比较费时费力。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视机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轴向调节电视机角度的电视机支架。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视机支架,包括用以固定电视机的架体,所述架体包括用以固定电视机的固定架和用以支撑固定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主体部和设置在主体部上的连接部,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在连接部上且绕支撑架做轴向旋转的固定套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架还包括用以固定电视机的安装部以及连接安装部和固定套筒的背板,所述固定套筒包括套至在连接部外围的筒部和设置在筒部外围且用以连接背板的固持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包括用以套接筒部的轴部、以及插接于轴部以与轴部上下夹接固定套筒的插塞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部包括固定于主体部的第一部分、直径小于第一部分直径且用以套接筒部的第二部分、以及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并凸伸出第一部分的凸伸部,所述插塞部插接于第二部分并且与凸伸部夹持固定套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架体还包括固定支撑架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安装支撑架的本体部以及自本体部两侧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两支脚,所述两支脚呈对称设置且所述两支脚与本体部形成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部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且两支脚分别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向外延伸形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还包括安装于本体部和两支脚底部的滚轮,所述本体部以及两支脚上的滚轮形成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并且所述支撑架形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本体部和支脚形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朝向相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视机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架体上方用以放置摄像头的放置台、以及固定在架体上且用以支撑放置台的杆体部,所述杆体部包括固定在架体上的第一杆体和固定放置台且可沿第一杆体上下移动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包括第一基部、自第一基部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弯折部、以及由第一弯折部和第一基部形成用以收容第二杆体的收容部,所述第二杆体包括贴合第一基部的第二基部、自第二基部两侧弯折延伸形成且贴合第一弯折部的第二弯折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电视机支架的支撑架上设置连接部以及固定电视机的固定架上设置固定在连接部上且绕支撑架做轴向旋转的固定套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自由的做轴向的左右旋转,从而便于轴向调节电视机安装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电视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视机支架于另一方向上的观察图。
图3为图1中电视机支架的后视图。
图4为图1中电视机支架的部分分解图。
图5为图1中电视机支架的部分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电视机支架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4,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视机支架包括固定电视机(未图示)的架体1、位于架体1上方且用以放置摄像头(未图示)的放置台2、以及固定在架体1上且用以支撑放置台2的杆体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傲海精密钣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傲海精密钣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8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