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汽车工业的电气设备和至少一对电缆之间建立电气连接的连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9044.5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4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佛朗哥·钱波利尼;里卡尔多·维安西诺;毛罗·夸夸雷利;富尔维奥·奇科尼亚提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涅蒂-马瑞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6;H01R13/73;H01R13/639;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 11326 | 代理人: | 吴振江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工业 电气设备 至少 一对 电缆 之间 建立 电气 连接 系统 | ||
1.用于在用于汽车工业的电气设备和至少一对电缆(4;7)之间建立电气连接的连接系统(5a;5b),电缆的每端以电缆终端终止;该连接系统(5a;5b)包括:
具有支撑底(11)的固定部(10),其适于牢固地安装到电气设备(3)的壁(12)处,对于每个电缆(4;7),具有金属连接螺钉(13),其从支撑底(11)突出并能够电气地连接到电气设备(3)上;和
具有外周框架(16)的运动部(15),其具有矩形的形状,适于机械地安装到固定部(10)的支撑底(11)处并具有通道壁(17),对于每个电缆(4;7),其包括通道通孔(18),电缆(4;7)的端部通过所述通道通孔,从而使得相应的电缆终端设置在外周框架(16)的里面,当外周框架(16)机械地安装到支撑底(11)处时,该相应的电缆终端与支撑底(11)的相关连接螺钉(13)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5a;5b),其中每个电缆终端具有孔眼的形状,当外周框架(16)机械地安装到支撑底(11)处时,该每个电缆终端安装在支撑底(11)的相关连接螺钉(13)的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5a;5b),对于每个电缆终端,包括螺母(14),其螺纹连接到相关连接螺钉(13)上,从而将电缆终端保持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5a;5b),其中所述运动部(15)包括盖(19),其能够机械地连接到外周框架(16)上,从而当其安装到固定部(10)的支撑底(11)处时,外部地闭合形成杯状本体的外周框架(16),其不能经由外部被接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5a;5b),其中每个电缆(4;7)集成到外周框架(16)的通道壁(17)处,从而避免电缆(4;7)和外周框架(16)之间的相对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系统(5a;5b),其中对于每个电缆(4;7),外周框架(16)具有电缆压盖(21),其外部地集成到外周框架(16)的通道壁(17)处,并内部地集成到电缆(4;7)处,从而使得电缆(4;7)集成到外周框架(16)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系统(5a;5b),其中运动部(15)的通道壁(17)包括固定本体(20),其邻近在外周框架(16)的外侧上的通道壁(17)而设置,集成到通道壁(17)处,并容纳电缆压盖(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系统(5a;5b),其中运动部(15)的通道壁(17)的每个通道孔(18)具有大于电缆(4;7)的外径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5a;5b),其中在外周框架(16)的里面,电缆具有不同的长度,从而增加在电缆终端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5a;5b),其中运动部(15)的外周框架(16)通过机械连接系统机械地连接到固定部(10)的支撑底(11)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系统(5a;5b),其中机械连接系统包括通过固定部(10)的侧壁(23)支撑的连接钩(22)和连接座(24),该连接钩(22)从支撑底(11)突出并具有弹性变形的特定能力,该连接座(24)在外周框架(16)中获得,当外周框架(16)耦接到支撑底(11)处时,该连接座(24)适于通过连接钩(22)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系统(5a;5b),其中连接座(24)在外周框架(16)的两个侧壁(25)中获得,其垂直于通道壁(17)并设置在通道壁(17)的相对侧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5a;5b),其中在运动部(11)的外周框架(16)和固定部(10)的支撑底(11)之间的机械连接还限定电缆(4;7)的电缆终端到连接螺钉(13)处的“自动”耦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涅蒂-马瑞利公司,未经马涅蒂-马瑞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90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弯管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热压机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