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患沟通急诊专科平台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72886.6 申请日: 2012-08-02
公开(公告)号: CN103577674A 公开(公告)日: 2014-02-12
发明(设计)人: 刘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 刘黎明
主分类号: G06F19/00 分类号: G06F1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44500 甘***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沟通 急诊 专科 平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患沟通平台及方法,特别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专科医患沟通平台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医患互动的医疗档案管理体系”(申请号201010278613.3),专利“医患远程交互平台及远程交互方法”(申请号200710118577.2)等,主要对象是医者,更高要求去“堵”医护漏洞,来防医患矛盾冲突,这样易“泛滥成灾”;医患沟通平台及沟通方法(申请号201110278087.5)主要对象是患者,重点是“疏通”各种医患矛盾冲突,沟通从心开始,凿开医患心理疙瘩,化解各种心理矛盾,做到了就有“水到渠成”效果,对于专科沟通的特点与难点 ,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患沟通专科平台。而本发明重点是解决专科专病医患沟通难点问题,人性化和细化了医患沟通专科特点要素。 

解决方案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借助医患沟通专科平台及医患沟通专科软件,发挥沟通专职人员特殊作用,疏导患者,让医患认识清楚专科疾病全过程,解决专科专病医患沟通难点问题,人性化和细化了医患沟通专科特点要素。

发明有益效果

达到和谐就医、医患关系融洽,杜绝医疗恶性事件。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患沟通专科平台及方法,其技术特征主要由医患沟通平台(硬件:各台电脑、传媒等)、医疗沟通系统(软件1、2、3)与专职沟通人员构成。医院外医患沟通平台(软件1),包括患者的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等基本条件,实现患者为何就医,目的是达到医患医院外基本沟通:患者基本病情、亲戚朋友知病情况、病友告知(病友对本病治疗认可的医院),患者的家庭、经济、交通等基本条件;家庭医生等当地卫生资源 ;综合上述实际沟通情况,决择到合适的乡、社区、县、市、省等各级医院诊治。本科的医患具有一般医患关系的共同特点,但其同时亦具有特别之处,主要表现在患者主体的特殊性方面,其部分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急诊患者特征之一病情的急危重性:急诊患者大多是急危重患者,一般晚夜间居多。其病情往往来势凶险,病情危急程度难以估计;部分急危重患者,病势急,病情重,变化快,要求迅速准确判断,立即采取抢救治疗措施。

急诊患者特征之二情况的突发性:急诊有时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各种中毒等,此时常可能有大批伤病员同时应诊,急诊办公室就需要临时召集相关科室医务人员,调集各方的力量加入到急救工作中去。

急诊患者特征之三求医的紧迫性:急诊患者和家属一般求医心情急切,希望医生能马上给出明确诊断并对症治疗,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有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因为对医学不了解,往往也会非常紧张和焦虑;而有些情况危急的患者则必须采取紧急的相应措施,才能暂时脱离危险或缓解急症。

急诊患者特征之四后果的严重性:急诊重症患者多,病情来势凶猛,即使抢救及时,也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后果。如一些患者预后不良或生命危笃;一些患者送来急诊时就已死亡或是经过各方抢救仍然无法挽救等情况。而部分家属对这些后果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难以接受事实,将责任推卸到医务人员身上,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急诊工作特点之一节奏的紧张性和有序性:急诊患者大多是急危重患者,救治工作必须争分夺秒,这就使得急诊工作必须时刻处于一个紧张的待命状态。为了做好急诊救治工作,特别是突发事件中成批患者的救治工作,急诊医护人员需要具有快速的反应应急能力,严密组织指挥,节奏紧张而有序。疑难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还需要多科室的协作,各科室之间有机的、密切而有效的配合。

急诊工作特点之二诊疗的随机性和规律性:急诊工作量随机性大,患者的来诊具有不可预见性,常常由于季节、气候、各种流行病、传染病、食物中毒、工业外伤、交通意外等原因,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急诊患者就诊时间的规律虽然较难掌握,但一般情况下,内科急诊患者上午较少,下班后较多;创伤急诊患者一般中午少、早晚多。此外,急诊工作还具有一定的季节规律性。如冬季呼吸道感染患者多,夏季肠道传染病多,麦收季节手外伤多,冬季下雪天骨折患者多等等。医院应根据这些规律,安排好急诊的技术力量和物质保证,以便顺利地完成抢救工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黎明,未经刘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2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