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芳香族聚酰胺-聚酰胺11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3845.9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5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胜;李迎春;刘宇辰;杨云峰;张静婷;宋江锋;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9/36 | 分类号: | C08G69/3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香族 聚酰胺 11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 ||
1.半芳香族聚酰胺-聚酰胺11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为:
(1)加料:将1~50重量份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盐,1~50重量份的氨基十一酸,5~40重量份的蒸馏水或有机溶剂,0.01~2重量份的催化剂,0.2~10重量份的封端剂,搅拌均匀获得混合物;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甲基甲酰胺,所述的催化剂为磷酸、亚磷酸、次磷酸、次亚磷酸或它们的盐类化合物,所述的封端剂为一元羧酸或一元胺;
(2)反应合成:混合物在保护气体氛围下升温至220~270℃、加压至1.6~3.5MPa,保温保压1~4h;随后1~4h降至常压,降至常压的同时升温至290~350℃,保温2~4h,出料,制得半芳香族聚酰胺-聚酰胺11共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聚酰胺11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料步骤中混合物中添加了0.01~0.5重量份的防泡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聚酰胺11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料步骤中混合物中添加了0.01~2重量份的抗氧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聚酰胺11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步骤是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聚酰胺11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盐为PA6T盐、PA6I盐、PA7T盐、PA7I盐、PA8T盐、PA8I盐、PA9T盐、PA9I盐、PA10T盐、PA10I盐、PA11T盐、PA12T盐、PA12I盐、PA13T盐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聚酰胺11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泡剂为硅油。
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聚酰胺11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为亚磷酸钠、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09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聚酰胺11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为亚磷酸钠、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09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38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玻璃电熔化的电极夹具
- 下一篇:新型离合助力器支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