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速溶茶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加工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76564.9 申请日: 2012-08-06
公开(公告)号: CN102763743A 公开(公告)日: 2012-11-07
发明(设计)人: 林金科;郑金贵;金心怡;邹双全;赵文净;杨志坚;涂良剑;陈云海;蔡森源;李婧;陈华强;许明;黄志伟;陈祖锌;吴亮宇;郝志龙;张明泽;孙平;林艺端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农林大学
主分类号: A23F3/30 分类号: A23F3/30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地址: 350002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高 速溶 茶酯型 儿茶素 含量 加工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速溶茶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速溶茶是一种能迅速溶解于水的固体饮料茶。以成品茶、半成品茶、茶叶副产品或鲜叶为原料,通过提取、过滤、浓缩、干燥等工艺过程,加工成一种易溶入水而无茶渣的颗粒状、粉状或小片状的饮料,具有冲饮携带方便,不含农药残留等优点。分为纯茶与调料调配茶两类,纯茶常见的有速溶红茶、速溶乌龙茶、速溶茉莉花茶等。添料调配茶有含糖的红茶、绿茶、乌龙茶以及柠檬红茶、奶茶、各种果味速溶茶。其中酯型儿茶素是速溶茶最关键的生物活性物质和品质成分之一。

酯型儿茶素(Ester type catechins)亦称“复杂儿茶索”。主要有(-)-EGCG和(-)-ECG。其分子结构中比简单儿茶索(非酯型儿茶素)多结合1~2个没食子酰基。含量占儿茶素总量的60%~75%,茶叶干重的12%~15%。具有较强的苦涩味和收敛性,是茶汤的主体呈味成分。酯型儿茶素是茶叶抗癌的重要组分,研究表明:酯型儿茶素可抑制癌细胞生长,诱导癌细胞分化和凋亡,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辐射、抗突变、抗高血脂、降压、抗血小板凝集、抗糖尿病、抗过敏和除臭、杀菌、抑制病毒等功效,是茶多酚具有生理活性和广阔用途的关键组分。因此,酯型儿茶素含量的高低决定了茶多酚、儿茶素纯品的销售价格。 酯型儿茶素也是决定茶叶饮料品质好坏的关键因子之一。

目前尚未有提高速溶茶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加工工艺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速溶茶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速溶茶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加工工艺,包括水处理、浸提、过滤、浓缩、干燥,其中所述浸提包括浸提预处理和三级逆流提取;浸提预处理的条件为:浸提温度20-40℃、浸提时间15min、茶水比1:8—1:12;过滤后保留茶渣,茶渣进行三级逆流提取,得提取液。

优选地,所述浸提预处理的条件为:浸提温度20℃或40℃、浸提时间15min、茶水比1:8。

所述三级逆流提取的条件为:浸提时间30分钟,茶水比1:13—1:15。

更优选地,所述三级逆流提取的条件为:浸提时间30分钟,茶水比1:13。

所述三级逆流提取的浸提温度根据原料不同进行调整,乌龙茶90℃、绿茶70~75℃、红茶90~95℃。

为了解决目前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低含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速溶茶生产工艺,本发明生产的速溶茶和普通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的含量,委托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应用本发明生产的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总量与普通速溶茶相比,速溶乌龙茶相对提高11.17~23.96%,速溶红茶相对提高7.83~9.57%,速溶绿茶相对提高29.60~50.99%;本发明生产的速溶茶中EGCG含量与普通速溶茶相比,速溶乌龙茶相对提高11.42~29.39%,速溶红茶相对提高16.67%,速溶绿茶相对提高26.64~52.82%。

附图说明

图1 高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的速溶茶加工工艺流程。

图2 普通速溶茶加工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高酯型儿茶素的速溶茶加工主要工艺是在逆流浸提前对茶叶进行预处理试验(如图1所示),预处理工艺技术参数见表1。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1)水处理:处理后的水≤1德国度,无色无味无肉眼可见杂质,pH值控制在6.5~7.5。

(2)轧碎处理:将原料轧碎,过60目筛。

(3)逆流提取:原料500kg/批,第一次浸提温度20℃-40℃、浸提时间15min、茶水比1:8—1:12,过滤后保留茶渣,茶渣第二次浸提,第二次浸提温度为乌龙茶90℃、绿茶70~75℃、红茶90~95℃,浸提时间30分钟,茶水比1:13—1:15;三级逆流提取,得提取液。

(4)输送带过滤:过160目滤网。

(5)板式换热:换热后温度≤45℃。

(6)碟式分离:操作员每小时须自检一次分离效果, 每8小时碱洗一次;碟式前后的茶水缓冲桶要求每8小时清洗一次。

(7)制冷:制冷到温度20±3℃。

(8)精滤:膜精度5μm。压力大于3kg时需要进行更换清洗。

(9)陶瓷膜过滤:陶瓷膜精度0.2μm,陶瓷膜内料液的温度≤4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65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