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调理补充人体肝、胆精气的调味保健品及其用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5061.8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4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贤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贤忠 |
主分类号: | A23L1/221 | 分类号: | A23L1/221;A23L1/29;A23F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调理 补充 人体 精气 调味 保健品 及其 用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禽畜肉类、果蔬、海鲜、谷类以及水、饮料的烹调和配比的调味品,属于调味保健食品及中药配方技术领域,按国际专利分类属生活必须品一类。
背景技术
中医膳食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味调元精”是中医世家、中医食疗专家徐宝源教授在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医食疗历史宝贵遗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坚持不懈地进行了60多年的中医“食疗”临床实践和总结,将药食可用的中药经过科学配伍,精制而成。其原理是按纯天然植物类中药的性味:酸、甘、苦、辛、咸五大类中选出14种具有代表性的中药,以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辩证施治的理论为基础的,按中医方剂学的组方原则“君、臣、佐、使”进行科学配伍,遵循“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理论,根据“酸甘苦辛咸”的五味入五脏,以食物、药物的偏性来矫正脏腑机能的偏性,以食物、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特性,运用中药性味归经的原理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达到固本培元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本着内调并“预防为主”的中医治未病理念,提供一种广泛用于食品领域的调味品,将其融入各菜系及食品饮料当中,通过药性味酸入肝经来调补肝胆精气,以达到治未病功效,改善人体的亚健康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调理补充人体肝、胆精气的调味保健品,按重量配比由下列14种成分制成:
乌稍蛇3-5份,香橼7-10份,薤白4-7份,丁香3-5份,菊花15-20份,干姜5-8份,桂枝7-10份,桃仁5-7份,决明子15-20份,陈皮7-10份,淡豆豉7-10份,花椒10-15份,西洋参5-8份,三七叁10-16份。
以上组方中富含各类蛋白质及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烯、抗氧化剂及多种维生素,其中含有多糖和多种生物碱、挥发油,桂皮醛、、微量元素。同时含有橙皮甙、桂皮醛、丁香鞣质等抗病毒成分。
上述成份的功效为:
1)利于肝糖元合成,促进肝脏受损细胞修复再生,增强免疫功能。
2)对乙型肝炎病毒带菌者,大小三阳超高谷丙转氨酶有辅助疗效。
3)促进肠的蠕动,调节改善胃肠功能,固泻补益调节免疫功能。
4)祛风寒、活血通络,用于阴虚肺热,咳嗽痰粘,咽干口渴。
5)对肝脏有调节和促进肾上腺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6)能增强体力,抑制癌细胞生长,增加免疫功能。
优选方式下,可将配方直接用中药煎煮设备或红外线煎煮壶、紫砂壶煎煮40分钟,获得用于烹制菜肴的浓缩液体。或者,生产工艺采用生物破壁技术,超微粉碎工艺,粉状物的粒度为360目以上,超临界萃取工艺加工,提取物经分离浓缩后冷冻干燥,形成颗粒状。再或者,成品制成粉末、粒颗、压缩固体块状、膏体、液体形态,包装形态为硬胶囊、软胶囊、固形物饼状真空压缩。
本发明调味保健品的使用,有如下方法:
(1)用于制成茶饮。
(2)用于《本草纲目》中记载益肝的谷类、禽畜类、海鲜类、果蔬类食材,按中医的“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制作成食品,五味调元精为“君”在菜品中起主导作用,其用量为食材重的1.0-1.5%。
(3)按中医的“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应用于火锅、水饺类的煮制,五味调元精为“君”在菜品中起主导作用,其用量为食材重的1.2.-1.5%。
(4)用于水、饮料的配制,其用量为总单位液体的1.2-1.5%
(5)按中医的“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应用于炖菜、炖肉、炒菜、煲汤中,五味调元精为“君”在菜品中起主导作用,其用量为总食材重的1.5%。
总之,将本发明五味调元甲品(上述调味保健品),以“君”的身份放置到各菜系、火锅、水饺中烹饪,菜系、火锅、水饺馅中的主料作为“臣”,配料作为“佐”,盐、油作为“使”,全部按中医“君臣佐使”方剂的配伍原则进行配膳。
本发明一种用于调理补充人体肝、胆精气的调味品——五味调元精护肝方剂(甲品),是一种中药配方的保健食品,可广泛应用于各食品领域中,与肉类、谷类、豆制品类、酱菜类、水饺类、方便面、水、饮料等其它食品同食,充分发挥“五味调元精”对人体进行调理、补充元气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贤忠,未经刘贤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5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薄型车辆横向搬运机器人
- 下一篇:密封条直向转角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