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薪菇优质高产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7758.9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3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卢玉文;梁云;陈雪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薪菇 优质 高产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技术,具体是指一种茶薪菇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岭南深山冬暖夏凉气候适宜,山中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有茶薪菇、灵芝、木耳、红菇、巨大口蘑、侧耳、鸡枞菌等多种食用菌。其中,茶薪菇色泽美观,清香脆嫩,味鲜香浓,尤其是菇柄风味独特,品质上乘,为众多菌类品种所不及,且食用、药用价值高。茶薪菇不但可鲜销,还可烘干作为干品销售,近年来市场价格稳中有升。由于茶薪菇栽培受地域气候影响较大,适合本地气候的品种较少,若能将本地气候条件下生长的野生茶薪菇驯化成功,不但保留了本地野生茶薪菇种源,而且解决茶薪菇地域性的缺陷。此外,食用菌栽培原料麦麸、玉米粉、饼肥等价格上涨较快,栽培原料成本的提高直接降低生产的经济效益。而鸡粪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糖类、维生素和N、P、K等营养元素,这些营养都是食用菌生长需要的。经发酵处理,鸡粪中的营养成分能进一步转化,为食用菌菌丝吸收利用。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鸡粪,这些鸡粪如果缺乏妥善的处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据调查,平均每只成龄鸡每天排粪0.07~0.1公斤,如鸡的饲养期按6个月计,期间的排泄量约为13公斤。利用鸡粪栽培食用菌,不仅很好地利用大量的廉价鸡粪,使之变废为宝,减轻环境污染,而且节省食用菌生产成本,增加产值。
发明内容
1)栽培季节和菌种选择
选择气温在18-25℃的11月至次年4月。在温度稳定的地下防空洞和山洞中可以周年生产。菌种选择,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抗逆性好、抗杂菌、抗病虫能力强、菌龄30-50天的优良茶薪菇,表现为菌株菌丝洁白色、粗壮,前端整齐,生长旺盛,菌种培养料湿润,打开菌种瓶(袋)能闻到特有香味,无霉味、酸味、臭味。
2)场地选择
生产场地应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有害气体,周围300米无工业三废、禽畜舍、垃圾(粪便)场、各种污水及其他污染源,并且远离医院,尽可能避开学校、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菇房应具有保温、保湿和空气交换功能,要安装通风设备,门窗均应安装细眼纱网,以防蝇蚊类进入。出菇场地选择阴凉、温度稳定在15-28℃的场所。接种室、培养室、出菇场地等所有场地在使用之前2-5天均要求消毒,以免菌包在接种、培养及出菇过程中被杂菌污染或发生危害。
3)原料准备
参考配方
(1)棉子壳45-55%,木屑28-35%,鸡粪13-16%,石膏粉1-2%;
(2)棉子壳23-28%,玉米芯22-27%,木屑28-35%,鸡粪13-16%,石膏粉1-2%;
(3)甘蔗渣25-35%,棉子壳28-35%木屑18-25%,鸡粪13-16%,石膏粉1-2%,石灰1-2%。
原料发酵处理
鸡粪收集后及时利用。按配方称好物料后,选择适当的食用菌原料催熟营养剂,处理1吨原料需1公斤以上发酵剂。按发酵剂要求添加催熟营养剂,调节物料水分为60%-65%,PH=7.5-8.5,物料充分拌均匀后建堆。建堆要求:堆高80-100cm;间隔15-20cm打孔,打孔后覆盖草帘,发酵环境温度最好在20℃以上。堆温升至60-65℃时开始翻堆,原料发酵6-8天,中间翻堆3次。发酵结束后,物料疏松,无物料原臭味,堆内产生白色放线菌。有氨气时,要摊开物料,待无氨气味时方可装袋。装袋前一天应喷洒200倍高效低毒菊酯类杀虫剂或防虫灵,以免发菌阶段虫害滋生。
4)菌包制作和消毒灭菌
将发酵处理好的原料再次调节好水分为65%左右,pH值为7左右,搅拌好即可装袋。菌袋可选择14-17cm×28-33cm×0.04cm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或丙烯高压袋,每袋装料约0.4-0.5公斤。
将装好的料袋要及时装锅灭菌,灭菌可采取高压和常压。高压灭菌是在1.5千克/平方厘米下维持2-3小时。常压灭菌是在100-105℃温度下保持8-10小时
5)接种和菌丝培养
菌袋出锅冷却至30℃以下即可接种,要求菌袋灭菌后3天内接种期完毕。
接种方法:在接种前,需将菌种、接种工具放入接种室跟菌袋一起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接种人员要求佩戴医药胶手套,并用75%的酒精消毒手。用消毒过的接种工具将菌种移入菌袋端口,菌种以薄薄一层均匀覆盖袋口表面培养料为宜,然后套上套环,盖上纸片,用皮筋扎紧纸片封口,或者用带棉盖套环封口。13cm×28cm塑料袋栽培种接30袋左右的菌袋。接种动作要迅速、准确、轻快、协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未经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77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梨酸钾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大g值加速度环境下的电液伺服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