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4818.X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9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强;吴改红;贾虎生;张蕊萍;戴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62 | 分类号: | D01F6/62;D01F1/10;C09C1/28;C09C3/12;C09C3/04;D01D5/08;D01D5/088;D01D5/098;D01D5/12;D01D1/09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 乳酸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热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属功能化聚乳酸纤维制备及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乳酸纤维简称PLA纤维,是一种以可再生的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经过发酵、聚合、纺丝制得的纤维材料,其玉米等原料来源是可以再生的,克服了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依赖于石油的缺点;而且,聚乳酸纤维的废弃物在水中或土壤中可完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解决了合成纤维难降解的问题。
聚乳酸纤维及其纺织品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其虽然在常温下能够正常使用,但是环境温度一旦升高,超过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57℃以后,PLA纤维及其制品的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会急剧下降,并且变形、发黏,限制了应用范围;另外,耐热性差也会带来成型问题,例如PLA长丝非织造布用热成型法做成地毯,成型温度130-140℃时,非织造布由于强度下降、延伸性下降,不易成型,常出现深挤部分破裂等问题;由于耐热性差,聚乳酸纤维及织物不能采用常规的高温染色方法和高温熨烫。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和应用缺陷,在制备聚乳酸纤维的过程中,添加纳米SiO2无机材料,与PLA聚合物混合,经熔融共混纺丝、两区拉伸制得PLA/SiO2纤维,有效提高PLA纤维的耐
热性,以扩大其应用范围。
技术方案
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聚乳酸、二氧化硅、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盐酸、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其准备用量如下:以克、毫升为计量单位
聚乳酸:HO[OCCH(CH3)O]825H 1970g±1g
二氧化硅:SiO2 30g±0.01g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H2(CH2)3Si(OC2H5)3 1.5g±0.001g
盐酸:HCl 2mL±0.1mL
无水乙醇:CH3CH2OH 1000mL±50mL
去离子水:H2O 30000mL±50mL
制备方法如下:
(1)精选化学物质材料:
对制备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要进行精选,并进行质量纯度、浓度控制:
聚乳酸:固态固体,圆柱形颗粒Φ3×3mm,99.9%
二氧化硅:固态固体,颗粒直径≤Φ30nm,99.9%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液态液体,99.9%
盐酸:液态液体,浓度37.5%
无水乙醇:液态液体,99.9%
去离子水:液态液体,99.9%
(2)干燥聚乳酸
聚乳酸的干燥在真空转鼓中进行;
①将聚乳酸颗粒置于转鼓中;
②接通电源,抽取转鼓中空气,真空度为0.01MPa,干燥温度80℃±1℃,干燥时间5h,使聚乳酸颗粒预结晶;
③将真空转鼓干燥温度调至110℃±1℃,继续干燥10h,然后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25℃,聚乳酸颗粒含水率≤40ppm;
(3)二氧化硅表面改性
①配制盐酸水溶液,量取盐酸2mL±0.1mL、去离子水248mL±1mL,加入烧杯中,搅拌5min,制成0.1mol/L的盐酸水溶液;
②将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5g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无水乙醇100mL,用0.1mol/L的盐酸水溶液45mL±1mL调节pH值为5-6;
③将烧杯置于水浴锅中,在温度为60℃±2℃下,水解30min,成水解溶液;
④将二氧化硅30g加入到水解溶液中,然后置于超声振荡仪中,设置温度为30℃、超声频率为30kHz,超声振荡30min;
⑤将水解溶液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在120℃下烘干8h;
⑥将干燥、改性后的二氧化硅用球磨仪研磨,制得改性二氧化硅;
(4)聚乳酸+二氧化硅母粒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48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