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站监听记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09705.2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7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如阳;田秀臣;冷盛翔;方恒楚;刘燕妮;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纪东方国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站 监听 记录 系统 | ||
1.一种车站监听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站监听记录仪和操作显示终端,其中:
所述车站监听记录仪,用于实时监听站内无线通信信令、接收站内列尾主机和车载设备之间发送的列尾通信数据,对所述通信信令和通信数据进行解码,并将解码所得有效通信数据传送至操作显示终端;
所述操作显示终端,用于定时搜索列尾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并基于该网络将当前接收的有效通信数据上传至列尾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监听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监听记录仪,包括依次连接的电路控制单元、编解码单元和电台,与所述电台连接、且伸出站场调车室楼顶的天线,连接在所述电路控制单元和操作显示终端之间的通信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电路控制单元、编解码单元、电台和通信单元连接的供电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站监听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单元,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监听无线通信信令,判断是否有站内列尾主机和车载设备之间发送的列尾通信数据,并当判断有站内列尾主机和车载设备之间发送的列尾通信数据时,接收该列尾通信数据并发送至编解码单元进行中断和解码处理后,再将解码处理所得有效通信数据通过所述通信单元发送至所述操作显示终端;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有所述操作显示终端发送的通信数据到达,并当判断有通信数据到达时,对所述串口信息进行接收并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站监听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单元,还包括:
数据中继模块,用于在站内盲点列尾主机和车载设备通信不上时,对站内列尾主机和车载设备之间未成功通信的列尾通信数据进行中继转发。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站监听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发送至所述操作显示终端的有效通信数据,包括机车号,列尾主机和车载设备之间通信的列尾通信数据,以及该列尾通信数据的数据类型是否为车站监听记录仪转发,所述操作显示终端接收到车站监听记录仪数据后发送带有应答命令字的应答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监听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显示终端,包括与所述车站监听记录仪连接的工控机,以及与所述工控机连接的音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站监听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控机,包括与所述车站监听记录仪和音箱连接的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本地数据库和人机交互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站监听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显示终端,基于来自所述车站监听记录仪的有效通信数据,进行至少包括分析和/或归类和/或显示的处理后,存储在所述本地数据库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站监听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包括:
串口设置模块,用于设置与所述车站监听记录仪之间通信用串口参数;
记录查询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查询条件,在所述车站监听记录仪发送来的有效通信数据进行相应查询;所述预设查询条件,包括时间段,或者机车号和时间段,或者发射源和时间段,或者机车号、发射源和时间段;
记录监听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所述车站监听记录仪监听到的站内无线通信信令记录;
记录语音播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站监听记录仪的监听、接收、中转和发送信息,通过音箱进行实时播放;
参数设置模块,用于对音箱的播放功能、车站监听记录仪的中继功能和列尾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器参数分别进行设置,用于实现作业人和/或作业点的添加和删除操作;
密码退出模块,用于作业人的相应操作完成需退出当前系统时,通过输入预设密码成功退出所在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监听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显示终端上传至列尾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器的当前接收的有效通信数据,包括发射源、机车号、命令字,并可选地包括作业点和/或作业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纪东方国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世纪东方国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97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