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扭矩调节扳手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3919.7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1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金南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元PM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5B13/48 | 分类号: | B25B1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扭矩 调节 扳手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扭矩调节扳手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可限制传达到与车轮螺母结合拧紧或拧松车轮螺母的套筒的扭矩,并容易携带的汽车扭矩调节扳手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汽车轮子的位置通过结合在轮毂一侧的螺栓和与螺栓结合的车轮螺母得到固定。扳手用于拧紧或拧松固定车轮位置的车轮螺母。扳手把操作者施加的旋转力传达到与车轮螺母结合的套筒,依次拧松或拧紧车轮螺母。
这里,固定车轮位置的车轮螺母与螺栓按预先设定好的强度结合,扳手向套筒传达与车轮螺母和螺栓结合强度相应的扭矩,拧紧或拧松车轮螺母。
如果向车轮螺母传达超出车轮螺母与螺栓结合强度的扭矩,则车轮螺母与螺栓的结合力过大,相对脆弱的螺栓会被车轮螺母损伤,引发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扳手通过调节产生旋转力的把手长度,或改变把手转轴,调节传向套筒的旋转力。或者,在扳手的一侧安装可调节扭矩大小的额外装置,调节传向套筒的扭矩大小。
但是,改变把手的长度或把手转轴调节传向套筒的扭矩时,由于每个操作者的力度不同,拧紧或拧松车轮螺母时传达的扭矩大小会有些差距,很难向套筒传达准确与车轮螺母和螺栓结合强度相应的扭矩。
如果把调节扭矩大小的装置安装在扳手上,则扳手的大小增加,存在不便于携带和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传向与车轮螺母结合的套筒的扭矩大小,便于携带的汽车扭矩调节扳手组件。
本发明的目的不受限于上面所述的内容,还包括上面没有提及,但可通过本发明可以达到的其他目的。
为了达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汽车扭矩调节扳手组件包括产生旋转力的把手部;具有结合在把手部旋转的第1刺轮及与第1刺轮啮合、把第1刺轮传达的扭矩进行传达的第2刺轮的刺轮部;结合在第2刺轮,对第2刺轮传达的旋转力进行改变的变速部;一侧与变速部结合另一侧与车轮螺母结合,拧紧或拧松车轮螺母的套筒部;装放刺轮部及变速部,具有两侧开口结构的外壳部;插放第1刺轮、覆盖外壳部开口的一部分并与外壳部结合,对第1刺轮加压、调节第1刺轮与第2刺轮的结合程度、以此调节传向套筒部的扭矩的扭矩调节部;这里,所述扭矩调节部包括对第1刺轮加压或解除加压的垫圈部,覆盖外壳部开口的一部分、并与外壳部结合、对垫圈部加压或解除加压、调节垫圈部对第1刺轮加压的程度的加压调节部。
所述垫圈部包括插入第1刺轮、并紧密结合在第1刺轮的一侧面,越到中心厚度越大的第1垫圈;插入第1刺轮、紧密结合在第1垫圈,越到中心厚度越大的第2垫圈。
所述加压调节部包括插入第1刺轮,覆盖外壳部开口的一部分、与外壳部结合的第1加压调节部;插入第1刺轮,可旋转地结合在第1加压调节部上,紧密结合在第2垫圈的一侧面,通过向一侧方向旋转、加压第2垫圈的第2加压调节部;设置在第2加压调节部上,为旋转后的第2加压调节部固定位置的固定部。
所述第2加压调节部贯穿地形成有设置固定部的设置孔。
所述第1加压调节部在与第2加压调节部接触的表面至少形成有一个固定槽。
所述固定部包括插入到设置孔,至少一部分插入到固定槽的球;弹性支撑该球,插入到设置孔中的弹簧;以螺纹方式结合在设置孔上,固定弹簧位置的盖。
所述第2刺轮的一侧面设有第1太阳轮。
所述变速部包括在一侧面设有与第1太阳轮啮合的第1行星轮,在另一面设有第2太阳轮的第1变速部;在一侧面设有与第2太阳轮啮合的第2行星轮,在另一面形成有把扭矩传向套筒部的第2变速部。
所述外壳部的内部形成有引导第1行星轮及第2行星轮的引导齿轮。
所述外壳部还包括固定外壳部位置的支撑部。
所述支撑部包括向外壳部的外周面突出一定长度形成的第1支撑部;可移动地设置在第1支撑部上,与离结合于套筒部的车轮螺母相隔一定间距的车轮螺母结合的第2支撑部;固定第2支撑部位置的固定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元PM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世元PM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39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