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菌菇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0085.2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0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张士康;朱跃进;蒋玉兰;张海华;刘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30 | 分类号: | A23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菌菇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作为一种传统的世界性饮料,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红茶是我国传统茶类之一,为全发酵茶,富含茶黄素、茶红素和茶氨酸等活性成分。香菇是著名食用菌之一,是传统保健食品,它不仅富含蛋白质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香菇多糖,香菇多糖是一种天然的免疫调节剂,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和调节免疫力等作用。红茶与香菇在多方面具有类似的功效,均为天然可食用性物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速溶茶以及以速溶茶为原料的混合速溶饮品越来越受欢迎,将茶与食用菌组方开发新型保健饮品已成为研究热点。秦俊哲等对鲜香菇进行预处理、切丝、烘烤后与绿茶按比例混合,制得香菇保健茶((a)秦俊哲,吕嘉枥,王小龙等.香菇保健茶的研制[J].食品工业科技,2004,25(3):101-102.(b)秦俊哲,张洁,唐小淇等.香菇茶的工艺研究及其功能成分的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3):153-155.)。刘奇以水为溶剂分别对绿茶和香菇原料进行浸提,浸提液经混合复配后得到香菇速溶茶(刘奇.香菇速溶茶配方设计[J].科技创业家,2011,(2):236-237.)。孙艳娟等采用膜分离技术对香菇浸提液进行浓缩,然后与红茶浓缩液按适当比例混合调配,再经干燥制得香菇速溶茶(孙艳娟,朱跃进,李大伟等.膜分离技术在香菇速溶茶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0,(4):42-45.)。张士康等将绿茶与香菇粉碎,先按一定配比混合,然后采用一次水提法对混合物进行浸提,制得菌菇营养茶(张士康,孙艳娟,朱跃进等.菌菇营养茶有效成分溶出条件优化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1,(1):28-30.)。
公开号CN1608478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香菇茶,选用优质干香菇、绿茶、菊花及枸杞子四种材料配制而成,其中的配比顺序分别为:5:2:1:2,先把这些材料粉碎为0.2mm~3mm颗粒,混合后选用茶叶自动包装机包装成小袋,即成为香菇袋泡香菇茶。公告号CN100463605C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猴头菇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适宜配比的猴头菇、茶叶、灵芝、香菇、木耳、甘草为原料,将原料经浸泡、煎煮、滤过、浓缩、干燥、粉碎,制得猴头菇茶。
可见,目前开发的香菇保健茶饮品一般都由两种原料简单混合制成,该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对原料营养物质的综合利用率不高;而大多数研究是采用热水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或酸碱提取法对两种原料进行分别浸提,然后将浸提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调配制成产品,该法工序步骤较多,提取效率低,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菌菇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工序步骤少、提取效率高,用于制备多糖和多酚含量高,兼具香菇、红茶功效和风味的菌菇速溶茶产品。
一种菌菇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香菇干粉和红茶粉加入水中混匀,采用微波辅助法进行第一阶段浸提;之后升温,进行第二阶段浸提,浸提完成后分离得到浸提液;
(2)将浸提液进行微滤膜分离纯化和反渗透膜浓缩,得到浓缩液;浓缩液经干燥后,得到菌菇速溶茶;
其中,第一阶段浸提温度为50-80℃,浸提时间为10-30min;第二阶段浸提温度为80-95℃,浸提时间为10-30min。
香菇和红茶中主要功效成分的最佳浸提温度不同,分段式升温的浸提方式能充分、高效地将两种原料中的功效物质提取出来,从而能够制备获得兼具香菇、红茶功效和风味的菌菇速溶茶产品。
步骤(1)中,香菇干粉和红茶粉的用量配比会影响菌菇速溶茶的口感和风味。所述的香菇干粉和红茶粉的重量比可以为1:0.5-1:3;优选为1:1.5-1:2.5;更优选为1:2。该配比下,产品的风味最好,糅合了茶的特征香气与香菇的特征风味,可接受性最好;同时,产品也兼具两种原料的功效物质,种类多且含量配比合适。
以每升水计,所述的香菇干粉和红茶粉的总用量可以为40-50g;优选为50g。该料液比下,浸提率较高,且经济效益较好。
所述的微波功率可以为600-900W;优选为700W,提取效率较高,且节约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00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菲涅尔透镜用PVC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认证及校准时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