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胶合竹层板与竹层合板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1015.9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7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江泽慧;孙正军;刘焕荣;李晓华;李岚;张秀标;李俊;陈国宁;郭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竹藤中心 |
主分类号: | B27D1/04 | 分类号: | B27D1/04;B27D1/08;B32B21/14;B32B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闫立德 |
地址: | 10010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胶合 竹层板 合板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人造板与竹质工程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竹胜木”是我国竹材加工和利用的主要目标。我国竹人造板行业已成规模,包括竹地板、竹模板、竹装饰材料等多种产品已市场化,创造了大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竹质材料工程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工程木材(Engineered Wood System)是以胶合木(Glulam)和结构复合木材(Structural composite Wood)为主的工程化木材。工程材料与天然材料的差别在于其规格化的性能指标,美国工程木材(胶合木)有7种规格。例如规格为26F-1.9E的胶合木的弯曲模量为1.9x106 PSI(13.1 MPa),弯曲强度为2600 PSI(17.93 MPa)。工程木材的制造是以木层板(Wood Laminates)的分级,与不同级别的木层板组合成相同性能的工程木材。
木层板是天然材料,性能有明显的差异。通过目测分级和应力分级将木层板分为不同的级别。通过不同级别的多层木层板的组合,可设计多层木层板的胶合木材的性能,使之达到工程木材所规定的性能指标。 层板是组成工程木材的基本单元,可以通过指接接长,其长度不受限制;层板可通过拼板,宽度可增加;
通过木层板的分级、接长和拼宽方法可得到长度、宽度可设计和性能稳定的层板。以此为基础,通过多层层板胶合可制成工程木材(胶合木),而工程木材的性能是稳定的,尺寸可设计。
竹材于木材相比,其截面尺寸小,难以在竹条(竹片)层次上开展严格的应力分级。竹条的长度有限,无法制成长度连续的竹层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胶合竹层板与竹层合板的制造方法, 可制造长度连续,宽度可设计、性能分级的连续胶合竹层板;以连续胶合竹层板为原料制造方向不同的定向竹层板;以不同方向的定向胶合竹层板可设计和制造竹层合板, 该方法扩大了竹材的应用范围, 制成胶合竹层板和竹层合板符合工程材料的要求,性能可靠,质量好。
为此,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竹材的采集,竹材的采集需要对竹种、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数量、采集人、竹龄、胸径、长度、稍径有明确记载,采集的竹材称为竹秆,要求;
竹龄4年;
竹秆直径80mm,长度≥5.5 m, 梢径≥ 50 mm;
无干枯、霉变、虫蛀,有缩节和破裂的每根竹秆不超过3节, 外伤弧长宽度不得超过所在圆周长的30%, 外伤纵向最大处长度不得超过检尺长的10%,外伤深度不得超过3mm;
整体弯曲小于1%;
(2)竹秆锯截,竹秆的加工为圆锯截断,竹秆底部的弯曲部分去除,竹秆锯截后,得到长度、直径和厚度不同的竹筒,竹筒的长度序列模数为0.3m,长度范围为0.9~2.4m;
(3)竹筒破条,竹筒的加工方法是撞机的机械破条,破成的竹条的宽度在7~30 mm之间,长度在1.5 m~2.4m之间,厚度在4~20mm之间,竹条为有圆弧、有尖削度的毛条;
(4)竹条的加工,采用定宽和定厚机械将竹条加工成宽度和厚度规则的竹片,竹片宽度9~24 mm, 厚度在5~10mm,
依竹片密度计算式,竹片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L、W和h,重量为g,竹片的密度ρ由下式计算: 分为;
中密度竹片,介于竹青片和竹黄片之间,竹条为截面尺寸规则,无圆弧、无尖削度,无竹青和竹黄的竹片,密度g/cm3在0.6~0.7;
高密度竹片,为竹青片,密度g/cm3在0.75~0.85;
低密度竹片,为竹黄片,密度g/cm3在0.45~0.55;
(5)竹条的定厚开片, 将竹条定厚开片,分为;
中密度竹片厚度5~10mm, 高密度竹片厚度2~5mm, 低密度竹片厚度1.5~4mm;
(6)竹片干燥,采用快速的微波干燥箱,将不同密度的竹片干燥,干燥温度为80℃,干燥至竹片含水率降至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竹藤中心,未经国际竹藤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10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电场下高温热泵除湿烘干机
- 下一篇:接线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