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鲁拉西酮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2036.2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宫风华;张志强;王观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百诺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17/12 | 分类号: | C07D417/12;C07D209/5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2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鲁拉西酮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鲁拉西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鲁拉西酮为一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2010年10月2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其上市,商品名为Latuda,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日本专利JP2800953最早报道了以盐为中间体的合成路线:
该路线先将(1R,2R)-1,2-双(甲烷磺酸氧甲基)环己烷(A)和3-(哌嗪-1-基)苯骈[d]异噻唑(B)以乙腈做溶剂回流,然后加入水得到中间体盐D,最后以DMF做溶剂与(3αR,4S,7R,7αS) 4,7-亚甲基-1H-异吲哚-1,3(2H)-二酮(C)反应得到鲁拉西酮。该路线需要中间体的分离,包括最后的萃取共用到乙腈、DMF、乙醚3种溶剂和相转移催化剂苯并18冠6醚(dibenzo-18-crown-6-ether),整条路线溶剂用量大,种类多,操作繁琐,成本高,而且也不环保。
专利US20110263848报道了类似的路线,成盐的方法是以甲苯和水为混合溶剂,加入相转移剂四丁基硫酸氢铵,该路线有着操作步骤复杂,劳动强度大的缺点,还有含四丁基硫酸氢铵废水不必要的排放。
专利US20110063994也是分步法。首先用DMF作溶剂150℃回流3小时制得盐D,分出盐后进一步以DMF为溶剂与C反应。该方法的优点是溶剂单一,缺点是反应温度高,DMF往往会分解,需要柱层析。
以上制备鲁拉西酮的方法基本上是经过分离中间体的盐、形成鲁拉西酮、最后成鲁拉西酮盐酸盐等步骤完成的。其工艺步骤繁琐,操作复杂,浪费人力物力。
鲁拉西酮在制备过程中用到原料(3αR,4S,7R,7αS) 4,7-亚甲基-1H-异吲哚-1,3(2H)-二酮,现有技术是通过以下的路径实现的:
比如: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1982,47(20):P3953-3959和WO2012016569等均是采用钯碳催化加氢还原双键的方法得到饱和的酸酐,后者与氨水130℃回流2小时制得(3αR,4S,7R,7αS) 4,7-亚甲基-1H-异吲哚-1,3(2H)-二酮,产率75.54%;文献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1991,39(9)P2288-2300给出的收率也只有80.5%,LC-MS的结果显示酸酐不稳定,极易于开环,在氢化的条件下产生副产物,这是该工艺收率低的原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的鲁拉西酮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3αR,4S,7R,7αS) 4,7-亚甲基-1H-异吲哚-1,3(2H)-二酮简便、高产率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鲁拉西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3-(1-哌嗪基)-1,2-苯并异噻唑投入甲苯中,搅拌溶解,加入(1R,2R)-1,2-双(甲烷磺酸氧甲基)环己烷和无机碱,升温110~130℃,回流反应12~36h,至采用TLC检测至3-(1-哌嗪基)-1,2-苯并异噻唑原料斑点消失。然后加入 (3αR,4S,7R,7αS) 4,7-亚甲基-1H-异吲哚-1,3(2H)-二酮,搅拌升温110~130℃,回流反应4~12h,冷却,减压回收甲苯,残余物加入乙酸乙酯,搅拌溶解,用5%盐酸溶液洗涤2~3次,分离有机层,干燥20~120分钟,滤除干燥剂,浓缩乙酸乙酯溶液,滴加浓盐酸,固体析出,抽滤,得到鲁拉西酮粗品。将鲁拉西酮粗品溶于水中,搅拌,滴加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至9~10,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乙酸乙酯层,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2h,减压蒸馏浓缩并滴加浓盐酸固体析出,抽滤至干,得到鲁拉西酮纯品。
所用原料的摩尔比为:3-(1-哌嗪基)-1,2-苯并异噻唑:(1R,2R)-1,2-双(甲烷磺酸氧甲基)环己烷:(3αR,4S,7R,7αS) 4,7-亚甲基-1H-异吲哚-1,3(2H)-二酮=1:0.8-1.5:0.8-1.5。
优选的,原料的摩尔比为:3-(1-哌嗪基)-1,2-苯并异噻唑:(1R,2R)-1,2-双(甲烷磺酸氧甲基)环己烷:(3αR,4S,7R,7αS) 4,7-亚甲基-1H-异吲哚-1,3(2H)-二酮=1:1.05: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百诺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济南百诺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2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