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器以及部件检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3551.2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6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藤森广明;下岛聪兴;长谷川信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以及 部件 检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输送对象的输送器、以及具备该输送器的部件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检查电子部件的电特性的部件检查装置中,使用在规定的托盘与检查用插口之间输送检查前、检查后的电子部件的输送器。作为这样的输送器,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具备两个在将电子部件从规定的位置输送到检查用插口之后将电子部件嵌入到检查用插口的输送单元的输送器。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输送器中,在一个输送单元将电子部件按压在检查用插口上并利用部件检查装置所具备的测试器进行检查的期间,另一个输送单元进行检查后的电子部件的排出和检查前的电子部件的供给,两个输送单元交替地供给电子部件以进行检查。但是,在这样的输送器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另一个输送单元进行电子部件的排出以及供给的时间比一个输送单元供给电子部件以进行检查的时间长,所以无法高效地进行利用部件检查装置进行的电子部件的检查。
因此,以往提出了例如图18所示那样的输送器。图18是示出输送器的侧面构造的侧视图,是示出把持有测试器一次能够处理的电子部件的个数的四倍的个数的电子部件的输送单元的图。
如图18的(a)所示,在输送单元100中,四个能够各自独立地升降的升降机构100a~100d沿一个方向排列,在四个升降机构的每一个的下端部把持有测试器一次能够处理的个数的电子部件110a~110d。进而,如图18的(b)所示,首先,使四个升降机构中的、位于这些升降机构的排列方向的前端的升降机构100a的下端部下降,并通过按压将电子部件110a嵌入检查用插口120,从而供给电子部件110a以进行检查。接下来,在对该电子部件110a的检查结束后,使把持有该电子部件110a的升降机构100a上升,如图18的(c)所示,使输送单元100整体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便将与前端的升降机构100a邻接的其他升降机构100b配置于检查用插口120的正上方。接着,通过使升降机构100b下降来供给电子部件110b以进行检查,然后,对其他升降机构100c、100d也重复相同的动作。由此,能够利用一个输送单元供给相互不同的多个检查单位的电子部件以进行检查,而不会使输送单元中的电子部件的排出、供给在中途停滞。进而,通过将具备多个这样的输送单元的输送器应用于部件检查装置,该部件检查装置的检查效率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48307号公报
然而,在图18所示的输送器中,需要在四个升降机构的每一个设置使升降机构的下端部在规定的范围升降的机构。此外,还需要在四个升降机构的每一个设置以将由升降机构所把持的电子部件嵌入检查用插口的程度的大小的按压力按压上述电子部件的机构。因此,升降机构的结构在升降方向整体变得复杂,无法避免输送单元的大小、重量的增加,结果,在输送电子部件时,会导致输送单元的移动速度降低,进而输送效率降低。另外,这样的问题在具备如图18所示那样的输送单元的输送器中是共通的问题,与输送单元的个数无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易的结构高效地输送输送对象的输送器、以及具备该输送器的部件检查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输送器,该输送器具备至少一个在基台上输送输送对象的输送部,上述输送部具有:多个第一升降部,该多个第一升降部与把持输送对象的多个把持部的每一个连结,并使上述多个把持部的每一个相对于上述基台升降;以及一个第二升降部,该一个第二升降部与全部的上述多个第一升降部连结,并使上述多个第一升降部整体相对于上述基台升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相对于多个第一升降部,使该多个第一升降部升降的第二升降部为一个,因此,在维持输送对象升降的范围的前提下,输送部的结构简化。并且,由于能够降低输送部的大小、重量,因此能够提高输送部在输送输送对象时的移动速度,能够高效地输送输送对象。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输送器,该输送器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对上述输送部的输送进行控制,上述控制部驱动上述多个第一升降部中的一部分下降,并驱动其余的上述第一升降部上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与驱动其余的第一升降部下降、或不驱动其余的第一升降部升降的方式相比,多个第一升降部的每一个的位置在升降方向上相互分离。因此,即便在一个把持部下降的方向上、在基台上存在成为该一个把持部的下降的障碍的部位的情况下,能够仅驱动上述把持部上升、并且驱动其他把持部下降,以免该把持部与上述部位干涉。因而,由于也能够向发生上述那样的干涉的部位输送输送对象,因此能够在基台上扩大能够输送输送对象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35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