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侧倾单后轮驱动三轮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0050.7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6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蜀乔;王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61/06 | 分类号: | B62D61/06;B62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侧倾单 后轮 驱动 三轮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侧倾单后轮驱动三轮车架,属于载运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实用化轻型太阳能车的功率很小,因受到太阳能电池板面积的限制,一般功率小于1000W。由于受功率的限制,使得太阳能车的车身重量要求尽量轻,但较轻的车身在转弯时很容易翻车,并且舒适性较差,构件也容易损坏。因此增加轻型太阳能车转弯时车体的稳定性,使车身转弯时能够自动侧倾,以调整重心来增加车体的稳定,同时也可增加乘客和驾驶者的舒适性,这是将轻型太阳能车推向市场的所面临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侧倾单后轮驱动三轮车悬架,它可保证车身较轻的情况下,三轮太阳能车能在转弯时随离心力的大小而自动倾斜,同时后轮内摆一个角度,使重心内移,增加车体转弯时的稳定性,并具有方向自动回正功能和前后轮减震功能。
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自动侧倾单后轮驱动三轮车悬架的结构为:包括三个车轮、车架环形底盘3、方向扭转和自动回正机构,两个前轮通过前轮轴8连接方向扭转和自动回正机构,后轮16通过后轮轴15与车架环形底盘3连接,方向扭转和自动回正机构包括方向盘11、方向盘支架19、方向盘摆动支架21、转向连接拨叉20、转向横拉杆2、侧倾摆动弧形横梁6,转向横拉杆2与前轮轴8铰链连接,侧倾摆动弧形横梁6与前轮轴8铰链连接,方向盘支架19固定在侧倾摆动弧形横梁6上,方向盘11的方向盘轴18通过方向盘支座10固定在方向盘支架19上,方向盘轴18的下端连接系列转向连接拨叉20的一端,系列转向连接拔叉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向横拉杆2上,方向盘摆动支架21的一端固定在方向盘支座10上、另一端通过侧倾摆动滚轮基座24固定两个滚轮面内为凹槽的侧倾摆动滚轮17,两个侧倾摆动滚轮17对接夹住侧倾摆动弧形横梁6,侧倾摆动滚轮基座24外侧两端固定在车架环形底盘3;前轮1和后轮16均有减震装置。
所述方向盘支架19为圆弧形,方向盘11的方向盘支座10固定在方向盘支架19圆弧的顶端。
所述侧倾摆动弧形横梁6由中间圆弧段和两端的横梁组成,圆弧段的圆心为方向盘支座10的中心,侧倾摆动弧形横梁6的圆弧段向前倾斜。如图6所示。
所述车架环形底盘3有两根底盘纵梁4和两根底盘横梁13,两根底盘纵梁之间的间距前宽后窄,构成V型结构,侧倾摆动滚轮基座24外侧两端固定在车架环形底盘3的底盘纵梁4上;车架环形底盘3的两根底盘纵梁之上安装前车座底板12和后车座底板14。
所述系列转向连接拨叉20由多个拔叉连接而成,转向连接拨叉20的下端连接转向齿轮5,转向横拉杆2内有齿条,转向齿轮5与转向横拉杆2内的齿条啮合,转向齿轮5的齿轮间预留有空间,允许转向齿轮存在一定范围的径纵向运动而不影响与转向横拉杆2内的齿条啮合,转向齿轮转动使得转向横拉杆2摆动(其结构与现有车辆转向横拉杆结构一致)。
所述转向横拉杆2的两端铰接梯形臂7,侧倾摆动弧形横梁6的两端横梁固定在摆动轴支座9上,梯形臂7和摆动轴支座9均固定在前轮摆动轴23上,前轮摆动轴23铰接前轮轴8。
所述前轮1摆动轴23与前轮车轴8之间连接前轮减震弹簧25(如图4所示),使得前轮通过上下摆动来实现独立减震。
所述车架环形底盘3安装后轮的位置与底盘纵梁4的交接处固定有后轮减震筒26(如图7所示),减震筒开有腰形窗,后轮减震筒内装减震弹簧27和减震活塞28,减震活塞与后轮轴15垂直连接,后轮轴15可以在减震筒腰形窗内上下运动。因设置有活塞,后轮减震具有阻尼效应。
所述后轮16内部装有驱动电机29,车架依靠电机后轮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0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