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莨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0269.7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4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华;刘学铭;周红英;吴瑛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梁子时装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G01N30/02;G01N3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方法 | ||
1.一种鉴定莨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显微镜检测:将一段纤维束放于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75%乙醇并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织物纤维的表面形态;
如果纤维上或纤维之间存在粒径大于纤维直径的黑褐色颗粒,则进入下一步检测;否则不是莨绸,检测结束;
(2)裂解气相色谱法检测:以纤维经裂解气相色谱分析所得数据建立指纹图谱;
如果纤维的指纹图谱与标准莨绸的指纹图谱的相关性大于90%,则进入下一步检测;否则不是莨绸,检测结束
(3)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将适量纤维用丙酮浸泡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提取液的成分;
如果纤维的提取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具有出峰时间分别大致为8.4分、12.4分、15.8分、18.2分、22.1分、24.1分和26.6分的7个共有峰,则可判断是莨绸,进入下一步检测以作精确判断;否则不是莨绸;(交底材料的数据不统一)
(4)凯氏定氮法检测:适量的纤维与适量的CuSO4、K2SO4和H2SO4充分反应,将纤维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无机铵盐,再在碱性条件下将无机铵盐转化为氮,根据氮的含量计算纤维的粗蛋白含量;
如果纤维的粗蛋白含量大于74%,且小于90%,则可以准确判断是莨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鉴定莨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的色谱柱是XDB-C18或SB-C18,波长为280纳米,流动相为乙腈和0.4%乙酸的混合液,乙腈和0.4%乙酸的体积比为1: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鉴定莨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气相色谱法的裂解温度为450℃,裂解时间为25-35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梁子时装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梁子时装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026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