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莨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0269.7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4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华;刘学铭;周红英;吴瑛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梁子时装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G01N30/02;G01N3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方法,尤其涉及利用凯式定氮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裂解气相色谱法而设计的一种鉴定莨绸真伪优劣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主题要求逐渐向绿色环保、回归大自然的方向转变。穿着舒适、穿出健康和美丽,是当代人们对服装的理解和要求。莨绸(香云纱)俗称莨纱、黑胶绸,是广东丝绸产品中著名的传统产品,也是目前织品市场上仅有的纯植物染料染色的真丝绸面料之一。莨绸制作过程完全纯手工,共需十几道工序,十多天方可完成。它是以桑蚕丝为原料织成白坯绸,再用植物中草药薯莨的汁液浸染,在日出前将经过浸染的白坯绸铺在草地上,布面涂抹广东当地独特的无污染小河塘泥,在露水的蒸腾中,薯莨汁与塘泥相互渗透交融,莨绸的油润的光泽也逐渐显现。用莨绸制成的衣服,耐穿易洗,不用熨烫,轻快凉爽,爽滑柔润,尤其适合炎热的夏天穿用。随着莨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认可度上升,市场上不免存在伪劣的莨绸产品,然而却没有一种针对莨绸而精准鉴别其真伪优劣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问题,而提供一种准确、环保的鉴定莨绸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鉴定莨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显微镜检测:将一段纤维束放于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75%乙醇并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织物纤维的表面形态;
如果纤维上或纤维之间存在粒径大于纤维直径的黑褐色颗粒,则进入下一步检测;否则不是莨绸,检测结束;
(4)裂解气相色谱法检测:裂解气相色谱法的裂解温度为450℃,裂解时间为25-35秒,优选为30秒;以纤维经裂解气相色谱分析所得数据建立指纹图谱;
如果纤维的指纹图谱与标准莨绸的指纹图谱的相关性大于90%,则进入下一步检测;否则不是莨绸,检测结束;
(3)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的色谱柱是XDB-C18或SB-C18,波长为280纳米,流动相为乙腈和0.4%乙酸的混合液,乙腈和0.4%乙酸的体积比为1:99;将适量纤维用丙酮浸泡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提取液的成分;
如果纤维的提取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具有出峰时间分别大致为8.4分、12.4分、15.8分、18.2分、22.1分、24.1分和26.6分的7个共有峰,则可判断是莨绸,进入下一步检测以作精确判断;否则不是莨绸;
(2)凯氏定氮法检测:适量的纤维与适量的CuSO4、K2SO4和H2SO4充分反应,将纤维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无机铵盐,再在碱性条件下将无机铵盐转化为氮,根据氮的含量计算纤维的粗蛋白含量;
如果纤维的粗蛋白含量大于74%,并且小于90%,则可准确判断为莨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准确无误的鉴定莨绸的真伪优劣,对莨绸进行准确的评价;本发明简单实用、成本低、不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2号样品的纤维显微图;
图2为22号样品的纤维显微图;
图3为2号织物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4为26号织物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5为7号织物样品的裂解气相色谱图;
图6为7号织物样品的指纹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实施例
选择如下表1所示30种织物样品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数据,从而建立标准的莨绸检测数据。
表1样品编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梁子时装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梁子时装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02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