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控摄像机的自动部署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2061.9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7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广;田飞;王鹏;唐潮;邓娜娜;张宏俊;姜华;徐志广;高会武;徐尚鹏;季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控 摄像机 自动 部署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1.一种监控摄像机的自动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监控摄像机覆盖区域的摄像机三维监控模型;
建立被监控区域的三维监控模型,所述被监控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监控子区域;
当所述监控子区域的俯视图投影面积大于第一阈值时,将所述监控子区域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处理子单元;
根据建立的所述摄像机三维监控模型并采用几何能见度分析方法,对俯视图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所述监控子区域和/或所述处理子单元的监控摄像机进行部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的自动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被监控区域内存在障碍物,则所述建立被监控区域的三维监控模型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导入被监控区域的三维场景图像;
在所述三维场景图像的俯视图中,将所述障碍物的边界延长线与所述三维场景图像的俯视图的边界线相交,继而得到所述三维场景图像的至少两个三维子区域;
将俯视图投影面积大于第三阈值的所述三维子区域拆分为至少两个第一子区域,将连续相邻的俯视图投影面积均小于第二阈值的所述三维子区域和/或所述第一子区域合并为第二子区域,将未合并或拆分的所述三维子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所述第一子区域以及小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未合并的所述第一子区域作为所述监控子区域;
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二子区域的俯视图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控摄像机的自动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建立的所述摄像机三维监控模型并采用几何能见度分析方法,对俯视图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所述监控子区域和/或所述处理子单元的监控摄像机进行部署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选取俯视图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所述监控子区域和/或所述处理子单元内的样本点;
根据建立的所述摄像机三维监控模型并采用几何能见度分析方法,对所述俯视图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所述监控子区域和/或所述处理子单元相应的监控摄像机进行仿真部署,使得选取的所述样本点包含在相应的监控摄像机覆盖区域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摄像机的自动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并输出俯视图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所述监控子区域和/或所述处理子单元相应的监控摄像机在建立的所述被监控区域的三维监控模型中的位置坐标、进而得到所述摄像机三维监控模型相对所述被监控区域的三维监控模型的旋转角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摄像机的自动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监控子区域的所述俯视图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选取所述监控子区域内的一点作为所述样本点;当所述监控子区域的所述俯视图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在所述监控子区域细分为的每个所述处理子单元内选取一点作为所述样本点。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控摄像机的自动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监控区域分为重点监控区域和普通监控区域,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监控子区域是否属于所述重点监控区域;
若判断所述监控子区域不属于所述重点监控区域,则判断部署的所述监控摄像机所能覆盖的所述监控子区域的面积覆盖率是否大于一期望值,是则保持所述监控摄像机的部署情况,否则为所述监控子区域增加部署所述监控摄像机。
7.一种监控摄像机的自动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建模模块,用于建立监控摄像机覆盖区域的摄像机三维监控模型;
第二建模模块,用于建立被监控区域的三维监控模型,且建立的所述被监控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监控子区域;
细分模块,用于当所述监控子区域的俯视图投影面积大于第一阈值时,将所述监控子区域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处理子单元;
部署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建模模块建立的所述摄像机三维监控模型并采用几何能见度分析方法,对俯视图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所述监控子区域和/或所述处理子单元的监控摄像机进行部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20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体表面重建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快速检测乙二胺的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