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5785.9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2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牟明新;王雅明;许焕宾;金菊荪;杜艳梅;杨艳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宏钢重型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梁朝玉;尚志峰 |
地址: | 10008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坯。
背景技术
第三代先进大型AP1000压水堆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二代和二代加核电站的更新换代机型。其主管道弯曲变形程度大,且靠近弯曲部位有两个互成45°的管嘴,制造难度较大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难题:
首先,管材的弯曲变形程度,取决于相对弯曲半径R/D和相对厚度t/D的数值大小(R为弯曲半径,D为管件的名义外径,t为管坯壁厚)。R/D和t/D越小,表示弯曲变形程度越大。当变形程度过大(即R/D和t/D过小)时,弯曲中层的最外侧管壁会产生过度变薄,最内侧管壁将明显增厚。我国有关标准在这方面的规定是:R=3.5D时,外侧壁的拉薄不大于15%;R=5D时,外侧壁拉薄不大于10%。而上述主管道成品管件的名义外径D=952.5mm,弯曲半径R=1429.3mm为例,其R=1.5D,属于小R的管件弯曲,因此,主管道弯曲变形后,存在弯曲段内侧壁厚增厚、外侧壁厚减薄严重的问题。且主管道的材质一般为TP316LN,其弹性模量比之碳钢、一般合金钢要低,拉薄、增厚现象更为明显。
其次,上主管道在弯曲后,两管嘴间的夹角往往会偏离要求的45°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此管件有两个管嘴,一个是直管嘴,处于弯管内侧长端直线段的母线上,另一个是斜管嘴,处于短端直线段45°方向母线上。弯管过程中,弯曲弧内侧金属受挤压,外侧弧金属受拉伸。很显然,直管嘴受内弧段金属挤压的作用,阻碍了金属在直管嘴方向的增厚;而斜管嘴处在内侧弧(如上所述为增厚)和外侧弧(如上所述为减薄)之间,阻碍金属向短端挤压增厚的力小于直管嘴,同时,由于受斜管嘴的阻碍较小,内侧弧段金属受挤压,向内侧弧段—直线段母线流动,在上、下边缘金属的作用下,这必然迫使斜管嘴出现自转、绕管体向45°方向偏转的趋势。因此,若弯前斜两管嘴夹角为45°,由于弯曲过程斜管嘴自身发生偏转,则弯后必然偏离45°角。
再次,上述主管道的管坯弯曲后,弯曲段往往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缩径,即外径减小的现象。
此外,上述主管道的管坯弯曲后,因管嘴位置发生变化,导致弯曲中心线的长度难以控制,即弯管过程中,弯曲弧内侧金属受挤压、外侧弧金属受拉伸,迫使斜管嘴出现自转偏离,则弯曲中心线长度出现变长现象。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AP1000主管道及CAP1400主管道的制造,进而影响了核电事业的发展。
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对整个管体加热,即采用1000℃左右高温对全管体加热,且管坯尺寸弯曲部分的直径大于弯曲后的直径,然后进行弯曲,虽然能够部分解决上述外径减小的现象,但是仍然不能解决拉薄、增厚现象;管嘴偏移现象;中心线拉长现象。为此,在弯曲进行大加工量的机加工,对增厚部位进行修复。
因此,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技术采用整个管体加热,且弯曲后存在较大加工余量、能耗高,且热状态下不易操作;
2.现有技术方案在管壁增厚减薄、管嘴夹角、弯曲中心线变长的问题上无法保证,解决问题的难度和成本较高,且成品的合格率很低。
因此,对于上述主管道,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成熟的制造技术。研发主管道的制造技术,对于核电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坯,通过对管坯壁厚的增厚减薄预补偿技术处理、对管坯两个管嘴夹角的预处理及对两管嘴中心距的预补偿,保证弯管后的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弯管过程中无需加热,节约能源及成本,解决了目前核电发展的瓶颈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宏钢重型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宏钢重型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57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防腐蚀性能的涂料组合物
- 下一篇:多级节流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