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洛芬组合物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7576.8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4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杰;商士云;宋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192 | 分类号: | A61K31/192;A61K47/18;A61K9/0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冯琼 |
地址: | 276017***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洛芬 组合 注射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布洛芬组合物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布洛芬(ibuprofen)系2-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较强的抗炎和解热镇痛作用和较小的副作用。1964年由美国Boots公司首先研制并于1969年在英国上市。布洛芬作为处方药以口服剂型首次批准是在1974年,1984年成为OTC药品。目前已在世界上广泛应用,成为全球最畅销的非处方药物之一,和阿司匹林、扑热息痛一起并列为解热镇痛药三大支柱产品。
布洛芬,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分子式为C13H18O2,分子量为206.28,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的非甾体抗炎、解热、镇痛药物。
式Ⅰ
布洛芬临床上除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长期治疗,还广泛用于治疗各种中度疼痛及炎症、发热等疾病,其治疗效果明显,对消化道的副作用较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小。布洛芬的生物半衰期短(1.8-2h),需要频繁给药(每日3-4次);口服长期用药可导致消化不良、恶心、腹痛、烧心等副作用,因此多以缓释制剂用于临床。国外Boots公司、Upjohn公司及Merck公司等相继开发了布洛芬缓释制剂;国内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和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也上市了布洛芬缓释胶囊或缓释片剂,这些剂型的开发有效提高了布洛芬的临疗效果,减轻了胃肠道副作用。由于布洛芬兼有抗风湿和解热镇痛的疗效,而且毒性低,在疗效和副作用等方面均优于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因而市场迅速扩大。
虽然布洛芬较其他止痛剂如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有许多优点,但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一样,布洛芬存在溶解度小、吸收慢、生物利用度低、起效相对慢等缺点,因此,布洛芬的某些剂型特别是口服液或注射液很难开发。目前临床上布洛芬片剂、胶囊、分散片、口服混悬液等普通制剂,对老人和不能吞服固体制剂的患者带来不便。
目前,制备布洛芬注射液一般需要先将布洛芬配制成盐,然后在进行溶解,最后再缠身各剂型前必须分离和测试盐,操作繁琐且不易控制,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因此,本发明提供布洛芬组合物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布洛芬组合物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布洛芬组合物制剂溶解快、生物利用度高、起效迅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控制,利于工业化大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布洛芬组合物制剂,由布洛芬、精氨酸和注射用水制成;布洛芬与精氨酸的摩尔比为1∶1~1.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布洛芬与精氨酸的摩尔比为1∶1.05~1.2。
作为优选,布洛芬的浓度为100mg/mL。
作为优选,精氨酸的浓度为84.5mg/m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布洛芬组合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由布洛芬、精氨酸和注射用水组成;布洛芬与精氨酸的摩尔比为1:1~1.2;以g/mL计,布洛芬与注射用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0;
步骤1:取布洛芬经第一纯化,获得布洛芬精品;
步骤2:取第一注射用水在通入氮气的条件下,加热至60~70℃,加入布洛芬精品、精氨酸混合得到混合液,调节混合液的pH值,经第二纯化后,加入第二注射用水,过滤、分装、灭菌,即得;
注射用水由第一注射用水和第二注射用水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布洛芬与精氨酸的摩尔比为1∶1.05~1.2。
作为优选,混合液的pH值为7.5~9.0。
作为优选,混合液的pH值为7.7~8.5。
作为优选,第一注射用水与注射用水的体积比为75~85:100。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第二纯化具体为加入活性炭吸附、过滤除炭。
作为优选,灭菌具体为于121℃热压灭菌15分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布洛芬组合物制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布洛芬组合物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布洛芬组合物制剂溶解快、生物利用度高、起效迅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控制,利于工业化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75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膜法金属氯化物电积精炼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磨涂层不粘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