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高速DAC同步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7952.3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2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恒;陶青长;孙亚光;宋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7/04 | 分类号: | H04L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高速 dac 同步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射频仿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通道高速DAC同步实现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多片FPGA和多片高速DAC实现模拟输出信号的相位同步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某些体目标仿真来说,如图1所示,体目标是由多个强散射点组成的,各个强散射点的幅度、相位、多普勒和距离需要由软件做精确控制才能达到仿真结果,尤其是相位的精确控制,因此仿真开始时,各个强散射点的初始相差要求保持固定,也就是说每路DAC输出信号的初始相位要保持一致。
传统的DAC同步通常在一块板卡上设计多片低速DAC芯片,DAC的数据和时钟都由FPGA产生,这样不会产生跨时钟,也就可以实现多片低速DAC输出的时序控制,但这种方案只能产生100MHz以下的模拟信号,带宽较小,无法适应现代体制的雷达仿真。为提高输出信号带宽,只能依靠高速DAC,但目前FPGA的时钟速度不高于750MHz,因此速度超过1GHz的DAC的时钟无法直接传给FPGA,因此高速DAC只能将时钟做分频,比如1.2GHz的DAC,输出一个600MHz的参考时钟信号给FPGA,FPGA利用这个参考时钟做时序同步。对于高速DAC来说,由于时钟无法由FPGA提供,只能依靠外部模拟时钟作数模转换,此时由于高速DAC需要采用分频器才能把外部高速模拟时钟转换成FPGA可以接收的数字时钟,而分频器又没有相位控制功能,因此在FPGA的数字域,也就没有办法将时序完全同步或可控,尤其是多片FPGA+多片高速DAC,这种问题就更为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多通道高速DAC同步实现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高速DAC同步实现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FPGA-MASTER产生数字信号源参考信号、同步时钟信号和复位信号,并同时将这些信号发送给FPGA-SLAVEP和DACM并粗调多路径延迟,所述P、M均为正整数;
S2:在FPGA-SLAVEP中进行FPGA-MASTER同步时钟鉴相,并将相位差通过精细延迟模块调整为0;
S3:在FPGA-SLAVEP中进行DACM参考时钟鉴相,并将相位差通过精细延迟模块调整为0。
本发明能够实现输出信号的相位同步,可以同时级联多片FPGA和多片高速DAC,不受DAC时钟速度的限制,拓展了信号输出带宽。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采用树状结构进行扩展,将FPGA-MASTER产生的数字信号源参考信号按树状结构发送给FPGA-SLAVEP,FPGA-SLAVEP将数字信号源参考信号发送给DACM。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M=2×P,每一个FPGA-SLAVE与2个DAC相连。
本发明采用树状结构进行扩展,将FPGA-MASTER产生的数字信号源按树状结构发送给多片FPGA-SLAVE,同时每片FPGA上设计相同路数的DAC,此时对于多路径来说,数据路径基本是等长的,粗调之后同样采用细调相位实现多通道DAC同步的扩展。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中,FPGA-SLAVEP对FPGA-MASTER进行同步时钟鉴相的方法为:
S41:用FPGA-SLAVE的时钟对FPGA-MASTER的时钟进行采样,观测采样结果是0还是1;
S42:如果是0,则鉴相结束;如果是1,则通过移向模块对FPGA-MASTER的时钟向后进行移向,并返回步骤S41。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FPGA-SLAVE对DAC进行参考时钟鉴相的方法为:
S51:用FPGA-SLAVE的时钟对DAC的时钟进行采样,观测采样结果是0还是1;
S52:如果是0,则鉴相结束;如果是1,则通过移向模块对DAC的时钟进行移向,并返回步骤S51。
本发明通过FPGA-SLAVE对FPGA-MASTER和DAC进行鉴相和调相,实现了FPGA-MASTE、FPGA-SLAVE和DAC数据的相位一致,也就是各路DAC的输出相位与MASTER均保持了一致,实现了各路DAC的时序完全同步与可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79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