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向活塞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2314.0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6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C·贝格曼;M·贝格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材料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22 | 分类号: | F04B1/22;F04B5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曾立 |
地址: | 德国阿***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向 活塞 | ||
1.一种静液压轴向活塞机,其具有在壳体的壳体内空间中能够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地设置的驱动装置组件,所述驱动装置组件包括缸体,所述缸体设有至少一个活塞槽,相应的活塞能够纵向滑移地设置在所述活塞槽中,其中,设置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将所述轴向活塞机的出现的泄漏油从所述壳体的壳体内空间部分地或全部地排空,其特征在于,设置一包围能够旋转的所述驱动装置组件(3)的泄漏油引导衬套(35),所述泄漏油引导衬套设有相对于所述驱动装置组件(3)的旋转轴线(2)径向地作用的泄漏油排放穿口(36),其中,所述泄漏油引导衬套(35)在所述泄漏油(L)被旋转的驱动装置组件(3)甩出之后允许将所述泄漏油(L)引导至所述壳体(9)的与所述抽吸装置(27)连接的抽吸开口(26)。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油引导衬套(35)由一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壳体(9)中的滚筒(40)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40)在所述驱动装置组件(3)的旋转方向上能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壳体(9)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40)具有相对于所述驱动装置组件(3)的转速(Nw)降低的转速(Nt)。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40)的转速(Nt)被这样确定,使得泄漏油(L)通过出现的离心力穿过所述泄漏油排放穿口(36)从旋转的滚筒(40)的内圆周输送至外圆周并且防止所述泄漏油(L)回流。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40)与驱动马达、特别是电动机形成作用连接以进行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40)在中间连接一减速传动装置的情况下与旋转的驱动装置组件(3)、特别是轴向活塞机(1)的驱动轴(12)形成作用连接以进行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40)的驱动由被所述驱动装置组件(3)甩出的泄漏油(L)的在所述滚筒(40)的内圆周上出现的剪切摩擦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或8中任一项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40)在内圆周上设有径向向内朝着所述驱动装置组件(3)的方向指向的接片(45),以便通过被所述驱动装置组件(3)甩出并且撞击在所述接片(45)上的泄漏油(L)的脉冲力实现所述滚筒(40)的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5、8或9中任一项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40)设有径向向内通往所述驱动装置组件(3)的套筒(52),所述套筒与所述驱动装置组件(3)形成由所述泄漏油(L)填充的液体缝隙(50),以便通过所述驱动装置组件(3)与所述套筒(52)之间的液体缝隙(50)的液体剪切摩擦实现所述滚筒(40)的驱动。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筒(40)的外圆周与所述壳体(9)的内面之间构造收集通道(60),所述收集通道延伸至所述壳体(9)的与抽吸装置(27)连接的抽吸开口(26)。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通道(60)构造为与所述滚筒(40)一同旋转的收集通道,其中,在所述滚筒(40)的外圆周上设置对所述收集通道(60)限界的收集板(61)。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12中任一项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40)由构造有径向设置的穿口的护套、特别是板材护套构成或者由织物或者由编织网或者由多孔隙材料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油引导衬套(35)由无相对转动地设置在壳体(9)中的护套(70)、特别是板材护套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静液压轴向活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油排放穿口(36)由所述护套(70)的孔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材料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林德材料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23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粒机环模感应加热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静脉输液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