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怀山药营养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2535.8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2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康明轩;樊团结 | 申请(专利权)人: | 怀山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12 | 分类号: | A23L1/212;A23L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8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药 营养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怀山药营养粉的配方及生产工艺,尤其是保持了怀山药的特殊功能性,并与其他冲调类固体饮料工艺相比较,与湿法生产工艺相比可有效节能减排,与干法工艺相比可提高产品的速溶性的怀山药营养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冲调类固体饮料生产一般采用原料为蛋白质原料,如大豆、花生、杏仁等。以怀山药为主要原料的营养粉无成熟配方与工艺。原生产工艺其一采用湿法生产,即物料经烘干、脱皮、清洗浸泡后加水磨浆,再经配料、均质后喷雾干燥,此工艺生产的产品特点是速溶性好,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喷雾干燥时消耗大量的蒸汽和电力。另有以干法工艺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物料经加热熟化干燥后采用超微粉碎的方法生产,但产品速溶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怀山药营养粉的配方及制备方法,尤其是保持了怀山药的特殊功能性,并与其他冲调类固体饮料工艺相比较,与湿法生产工艺相比可有效节能减排,与干法工艺相比可提高产品的速溶性的怀山药营养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怀山药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1)精选怀山药,无霉烂变质;(2)洗净怀山药表面泥土;(3)去皮干净无黑点霉斑,切片厚度为3-5mm;(4)微波干燥温度100-110℃,干燥时间5-8min;(5)粉碎后过120目筛;(6)拌料时水缓慢加入直至拌匀;(7)膨化时前段温度80-100℃;中段温度100-110℃;后段温度100-90℃;膨化出料切割成8-10mm颗粒;(8)采用微波处理,排湿温度80-85℃,时间10-12min,水分在5%以下;(9)超微粉碎要求细度为200目以上;(10)按照配料表精确称量各种辅料;(11)混合10-15min,至完全混合均匀;(12)送入热风干燥箱保持70℃;25min杀菌处理;(13)进行无菌包装。
优选地,所述方法中的组分为:怀山药粉50-60%;米粉10-20%;花生蛋白粉10-20%;麦芽糊精10-20%;蔗糖粉8-15%;乙基麦芽酚、粉末香精适量。
优选地,所述怀山药是地道的焦作地区特产的怀山药。
优选地,步骤(2)中的清洗是通过果蔬清洗机来完成。
优选地,所述步骤(13)中的无菌包装是在10万级净化间进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怀山药制作营养粉,赋予了产品的特殊功效,并保持怀山药营养粉的特殊风味。工艺的改良既提高了产品的速溶性,又节能减排,且工艺相对简单实用。工艺采用以原干法生产工艺为基础经改良的工艺,加入挤压膨化及微波干燥技术,解决了湿法工艺高耗能,产废水的缺点,也改进了原干法工艺生产的产品速溶性差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怀山药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1)精选地道的焦作地区特产的怀山药,无霉烂变质;(2)采用果蔬清洗机洗净怀山药表面泥土;(3)去皮干净无黑点霉斑,切片厚度为3-5mm;(4)微波干燥温度100-110℃,干燥时间5-8min;(5)粉碎后过120目筛;(6)拌料时水缓慢加入直至拌匀;(7)膨化时前段温度80-100℃;中段温度100-110℃;后段温度100-90℃。膨化出料切割成8-10mm颗粒;(8)采用微波处理,排湿温度80-85℃,时间10-12min,水分在5%以下;(9)超微粉碎要求细度为200目以上;(10)按照配料表精确称量各种辅料;(11)采用V型混合机混合10-15min,至完全混合均匀;(12)送入热风干燥箱保持70℃;25min杀菌处理;(13)在10万级净化间进行无菌包装。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怀山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怀山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25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