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泊司他汀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7711.7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7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霞;朱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霞 |
主分类号: | C12P17/02 | 分类号: | C12P17/02;C12R1/4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泊司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尼泊司他汀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尼泊司他汀,英文名称:Lipstatin,白色油状物,是一种用于生产新型减肥药奥利司他的医药中间体。奥利司他是由发酵物尼泊司他汀经一步加氢还原制得。奥利司他目前是全球唯一的减肥类药品,是长效和强效的特异性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它通过与胃和小肠腔内胃脂肪酶和胰脂肪酶的活性丝氨酸部位形成共价键使酶失活而发挥治疗作用,失活的酶不能将食物中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水解为可吸收的游离脂肪酸和单酰基甘油。未消化的甘油三酯不能被身体吸收,从而减少热量摄入,控制体重。
毒三素链霉菌,拉丁学名:Streptomycestoxytricini,为链霉菌科、链霉菌属,孢子丝长,顶端2-3圈紧密大螺旋形。孢子椭圆形至柱形,表面光滑。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假丝酵母、颗粒青霉。
现有技术中,发酵生产尼泊司他汀的工艺存在的生产成本高、发酵效价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发酵效价高的尼泊司他汀生产工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尼泊司他汀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流程:
A、用发酵液培养基和去离子水配制发酵液
所述发酵液培养基采用以下原料制成:甘油、黄豆粉、卵磷脂、葵花油、硫酸镁和碳酸钙;配制成的发酵液中,上述各原料的百分比含量分别为:甘油1%-4.5%、黄豆粉2%-6.5%、卵磷脂1.5%-4%、葵花油5%-12%、硫酸镁0.01%-0.15%、碳酸钙0.05%-0.4%;
B、发酵
B1、在发酵液中接种毒三素链霉菌菌种,菌种的接种量为发酵液的2%-10%,菌种的细菌浓度为15%-25%;
B2、菌种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温度控制在26℃-29℃,发酵时间为6-8天;
B3、菌种发酵过程中,采用酸碱自动平衡来调节发酵液的pH值,使pH值维持在6.8~7.8之间;
B4、菌种发酵过程中,通过通气量和搅拌速度自动调节发酵液的溶氧水平,使溶氧水平维持在35%以上,所述搅拌速度为60-160rpm;
C、发酵产物纯化,包括如下步骤:
C1、发酵结束后,酸化处理发酵液,使发酵液的pH值调节为1-6,并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获得干菌丝体;
C2、将干菌丝体加入1-14倍体积的丙酮溶液中,浸泡4~12小时,半框过滤除去菌丝,收集滤液;
C3、在滤液补加纯水,制得丙酮浓度为35%~55%的丙酮稀释液;
C4、向丙酮稀释液中加入正庚烷,并进行萃取,萃取后收集正庚烷相;
C5、对正庚烷相进行减压浓缩,至无馏分析出,制得正庚烷浓缩液;
C6、向正庚烷浓缩液中加入乙腈,冷却后,分层除油;
C7、收集乙腈相,并对其减压浓缩,至无馏分析出,制得乙腈浓缩液;
C8、用己烷稀释乙腈浓缩液,然后,上硅胶柱进行吸附;
C9、吸附完毕后,用己烷洗脱,收集洗脱液;
C10、对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至无馏分析出;
C11、二次结晶,收集晶体,减压浓缩,制得高纯度尼泊司他汀。
进一步地说:
所述尼泊司他汀发酵液培养基中还包含有适量的微量元素。
所述B3步骤中,采用氢氧化钠和盐酸对发酵液的pH值进行自动平衡调节。
所述C1步骤中,采用25%-45%的硫酸对发酵液进行酸处理。
所述发酵产物纯化流程中所使用的正庚烷、己烷、丙酮、乙腈均为工业级,含量均大于95%。
所述C8步骤中,所述硅胶柱采用的硅胶为80-120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黄豆粉、葵花油、甘油等作为发酵培养基的主要氮源和碳源,并通过调控发酵工艺及培养基组份,采用毒三素链霉菌经过发酵、纯化、精制而获得高纯度尼泊司他汀,使尼泊司他汀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发酵效价提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成本高、发酵效价低的缺点。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述生产工艺的产物尼泊司他汀含量HPLC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述生产工艺的产物尼泊司他汀含量HPLC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述生产工艺的产物尼泊司他汀含量HPLC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霞,未经李海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77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