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接头聚氨酯输送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8816.4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2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袁民军;章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民军 |
主分类号: | B65G15/32 | 分类号: | B65G15/32;D06M15/568;D06M11/79;D06M13/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聚氨酯 输送带 | ||
1. 一种无接头聚氨酯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接头聚氨酯输送带包括环形织物制成的骨架层(1)和涂覆在骨架层(1)表面的耐磨层(2),耐磨层(2)由聚氨酯组合物涂覆在骨架层(1)表面并在固化剂的作用下固化制成,所述聚氨酯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各组分制备而成:聚醚多元醇100份、二异氰酸酯20-3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5-2份、硝基丙二醇和二乙醇胺的增链剂1-5份、硅烷偶联剂1-3份、增强剂1-3份;聚氨酯组合物与固化剂的重量比为1:0.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头聚氨酯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耐磨层(2)的厚度为0.2-7mm,骨架层(1)与耐磨层(2)的厚度比为1:0.5-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接头聚氨酯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聚氨酯的固化为在100-120℃固化1-3h。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接头聚氨酯输送带,其特征在于,硝基丙二醇和二乙醇胺的重量比为1:0.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接头聚氨酯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增强剂为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接头聚氨酯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聚氨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硝基丙二醇和二乙醇胺的增链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在55-80℃下搅拌1-3h;然后将硅烷偶联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并在50-65℃下搅拌30-90min;最后将增强剂加入到反应物中搅拌均匀,得到聚氨酯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头聚氨酯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固化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各组分制备而成:环氧环己烷5-15份、硅烷偶联剂1-3份、烷醇铝10-24份、异丙醇5-15份、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25-35份、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20-30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接头聚氨酯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固化剂的组分还包括咪唑5-10份。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无接头聚氨酯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固化剂的组分还包括水杨酸0.5-1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接头聚氨酯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的制造方法具体为:按比例将固化剂的各组分依次加入反应容器中,首先在35-60℃下反应1-2小时,然后在80-110℃下反应2-3小时后,取出反应物,得固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民军,未经袁民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8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心钢制双套管
- 下一篇:水坝式潮汐能自动抽水蓄能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15-00 具有环形载荷输送表面的输送机,即带式或类似的连续构件,牵引力是由除相似形状的环形驱动元件外的装置传递的
B65G15-02 . 用于在圆弧形内输送
B65G15-04 . 载荷装在环形表面的下部滑道上
B65G15-06 . 有安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互相平行的环形表面的相反运动的部分
B65G15-08 . 载荷运送表面由凹形的或管状带构成,如构成槽形带
B65G15-10 . 包含有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有纵向平行轴线的,或许多平行元件的环形表面,如绳索限定的环形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