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3,4,5-四氯硝基苯的制备及提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5760.5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坤英;魏兴辉;杨建萍;杨琳荣;郑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5/12 | 分类号: | C07C205/12;C07C201/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黎双华;徐关寿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基苯 制备 提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杀虫剂伏虫隆的中间体2,3,4,5-四氯硝基苯的制备及提纯方法。
背景技术
2,3,4,5-四氯硝基苯是杀虫剂伏虫隆的重要中间体,伏虫隆是一种新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尤其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三类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的害虫防治效果更佳。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作为昆虫最主要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以其独特的杀虫活性在作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已经得以证实。因此对2,3,4,5-四氯硝基苯的合成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现有文献报道的2,3,4,5-四氯硝基苯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1,2,3,4-四氯苯为原料,经硝化反应得到2,3,4,5-四氯硝基苯,例如专利JP03077836A报道,虽然硝化定位性好,没有硝化异构体,但1,2,3,4-四氯苯原料不易得到,价格昂贵。二是以2,4,5-三氯硝基苯为原料,例如专利US3166593,以氯磺酸为溶剂,碘为催化剂,进行氯化反应,反应结束倒入大量水中析出得到2,3,4,5-四氯硝基苯。由于这种方法在氯化时用了大量的氯磺酸,后处理又将氯磺酸用水水解,水解反应放热产生大量氯化氢气体和废酸。因此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也严重污染了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和纯度高、成本低的2,3,4,5-四氯硝基苯的制备及提纯方法。
一种通式(Ⅰ)所示2,3,4,5-四氯硝基苯的制备及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2,4,5-三氯硝基苯为原料,以浓硫酸和氯磺酸为溶剂、1,2-二氯乙烷为助溶剂、碘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50~80℃下,将2,4,5-三氯硝基苯与氯气进行氯化反应,在2,3,4,5-四氯硝基苯含量达到70%-75%时,停止通氯气,静置,分层,取溶剂层,得到2,3,4,5-四氯硝基苯和少量未反应完的原料2,4,5-三氯硝基苯的混合物;
(2)、对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纯化,用乙醇进行重结晶,得到2,3,4,5-四氯硝基苯;
(Ⅰ) 。
本发明采用的反应机理如下:
其中I2为催化剂碘。
进一步地,步骤(1)中,2,4,5-三氯硝基苯与浓硫酸、氯磺酸的摩尔比为1:4~5:0.2~0.5,优选为1:4:0.2。
步骤(1)的反应温度优选为60~65℃。
本发明采用的2,4,5-三氯硝基苯与浓硫酸、氯磺酸的摩尔比为1:4~5:0.2~0.5,反应温度为50~80℃。摩尔比或者温度过高,容易产生副产2,3,4,5,6-五氯硝基苯;摩尔比或者温度过低,反应速度太慢。因此其摩尔比优选1:4:0.2,温度优选60~65℃为佳。
本发明的2,3,4,5-四氯硝基苯的分离、提纯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a. 将步骤(1)反应后所得的1,2-二氯乙烷溶液(含2,3,4,5-四氯硝基和2,4,5-三氯硝基苯) 与混酸(含浓硫酸和少量氯磺酸)在常温下静置,分层,溶剂层脱除1,2-二氯乙烷,得到2,3,4,5-四氯硝基苯的粗品(含有少量原料2,4,5-三氯硝基苯)。混酸可套用至下批氯化反应。
b. 将上述2,3,4,5-四氯硝基苯粗品用乙醇进行重结晶分离,得到2,3,4,5-四氯硝基苯的纯度达到99%,结晶母液脱除乙醇后,再套用至下批氯化反应。
本发明使用1,2-二氯乙烷作助溶剂,解决了催化剂碘的升华问题,提高了反应速度,同时又有利于产品与混酸层分层,混酸可直接进行套用;使用混酸作强极性溶剂,降低反应温度,提高反应速度;有利于减少副反应,对氯化反应进行深度控制,抑制副产2,3,4,5,6-五氯硝基苯的产生,使得到2,3,4,5-四氯硝基苯的纯度达到99%,收率达96%。同时能有效地利用未反应完原料2,4,5-三氯硝基苯进行回收套用;所用的溶剂混酸、催化剂、助溶剂,1,2-二氯乙烷以及重结晶溶剂乙醇都可以套用,降低了原料成本;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较小,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57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领口抽褶一次成型纬编提花暗纹针织衫
- 下一篇:一种具有三防功能的休闲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