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贝拉唑肠溶口崩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7769.X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4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魏雪纹;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31/4439;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216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拉 唑肠溶口崩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服固体制剂,特别是涉及以雷贝拉唑为活性成分的纳米化肠溶口崩片制剂。
背景技术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粘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因此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
雷贝拉唑为1997年由日本卫材公司上市开发的H+/K+-ATP酶抑制剂,为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返流对食管炎,卓-艾氏综合症等。雷贝拉唑钠作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具有较高的pKa值,口服后可在体内快速活化,与质子泵结合发挥抑酸作用。雷贝拉唑在抗分泌作用、抗幽门螺杆菌作用、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的安全性及代谢的多态性等方面与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制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雷贝拉唑通过H+/K+-ATP酶部分可逆地结合,起到迅速一直胃酸分泌作用,能有效治愈GERD,且无论在治愈率或缓解相关症状方面疗效与奥美拉唑相当,而明显优于H2受体拮抗剂,抑酸强度与GERD治愈率有明显相关性。
雷贝拉唑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在胃酸环境中容易降解,需制成肠溶制剂在小肠和十二指肠吸收。普通的肠溶片可以防止药物的降解,但崩解较慢,生物利用度较低,不利于及时缓解患者的痛苦;部分患者吞咽有困难。本发明涉及的肠溶口腔崩解片,在服用药物后,不需用水送服,能在口腔中迅速崩解出肠溶纳米囊,与普通的肠溶片或肠溶胶囊相比,具有治疗重现性好、病人顺应性高等特点,为临床用药带来更大的灵活性,适用于患有精神疾病或者吞咽困难的胃溃疡病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雷贝拉唑肠溶口崩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实现:一种雷贝拉唑肠溶口腔崩解片,它由雷贝拉唑肠溶纳米囊及适宜的压片辅料制成。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雷贝拉唑肠溶口腔崩解片,进一步包括肠溶纳米囊及口腔崩解层。
一种雷贝拉唑肠溶口崩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肠溶囊材、雷贝拉唑、植物油溶于乙醇,制成质量浓度1~10%的囊材溶液,搅拌0.5~2h;
(2)将制得的囊材溶液搅拌下缓慢加入到5~20倍体积,含有表面活性剂0.1~1%体积浓度的水溶液中,搅拌1~3h,过微孔滤膜,静置分层;
(3)将沉淀物干燥,制得雷贝拉唑肠溶纳米囊;
(4)将纳米囊与适宜的压片辅料混合,压片,即得雷贝拉唑肠溶纳米囊口崩片。
上述雷贝拉唑原料经过纳米化处理。
上述雷贝拉唑肠溶口腔崩解片,含有雷贝拉唑肠溶纳米囊约为10%~90%重量百分比。
上述所制得含药纳米囊粒径小于1000nm,口腔崩解后无沙粒感,肠溶纳米囊能保护药物免受外界环境影响,降低胃肠道刺激,吸收更好。
如步骤(1)所述肠溶囊材为丙烯酸树脂。
如步骤(1)所述所述植物油为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棕榈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如步骤(2)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泊洛沙姆。
所述的雷贝拉唑肠溶口崩片,其口腔崩解层由适宜的压片用辅料组成,包括崩解剂、润滑剂、矫味剂。
上述崩解剂可以选用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润滑剂为硬脂酸及其盐、微粉硅胶、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矫味剂为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阿斯巴甜、甜菊甙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雷贝拉唑肠溶口崩片可在口腔崩解出纳米囊,易于吞咽,同时纳米囊粒径比普通肠溶微丸粒径要小,粒径小于1000nm,在口腔中崩解后无沙粒感,更利于吸收,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提高生物利用度,与胶囊剂相比,具有可分割性,更易于临床灵活应用,适用于精神疾病或者吞咽困难的病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再以实施例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给出本发明得实施细节,但并不是旨在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雷贝拉唑 20.0g
花生油 25g
丙烯酸树脂 3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77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减振器的导向器
- 下一篇:单向离合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