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来电接听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2332.5 | 申请日: | 201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8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程伟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235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来电 接听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话通信技术领域,并涉及来电接听过程。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在不方便接听电话的场景下对来电接听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话功能是手机最基本和常用的功能之一。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尽管通话功能的扩展性能得到进一步开发,例如常见的黑名单、显示号码归属、播放特定铃声、隐藏私密联系人姓名和来电转移等增值功能,但接听来电的基本流程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对于不方便接听电话的情形,目前的常用处理方法是调至静音忽略该次来电,或直接拒接并在拒接电话的同时短信通知对方(即短信拒接)。上述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开会等不方便接听来电的场景,提高了用户体验。但在更为特殊的使用场景下,例如在拒接来电或故意忽略来电会造成身边的人猜疑时,或者在直接拒接电话会造成来电方不满时,采用短信拒接或忽略来电的处理方法即使处理了该次来电,但仍达不到理想处理结果,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短信拒接来电或忽略来电等处理方法无法完全满足特殊使用场景下的用户需求且影响用户体验的缺陷,提供一种在特殊使用场景下可有效满足用户需求并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来电接听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提供一种来电接听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来电时接收用户输入,并获取对用户输入进行识别的操作识别结果;以及
S2、基于所述操作识别结果选择接听所述来电的处理模式,在选择的处理模式下接听来电。
在上述来电接听的处理方法中,所述操作识别结果为滑动动作识别结果或滑动动作识别结果与指纹识别结果的组合,所述处理模式包含与所述操作识别结果对应的特殊接听模式或特殊挂断模式。
在上述来电接听的处理方法中,在选择的处理模式为特殊接听模式时,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a、接通来电;
S22a、将话筒线路切换为向来电方播放与所述操作识别结果对应的预置录音音频;以及
S23a、所述预置录音音频播放完毕后恢复话筒线路,启动正常接听。
在上述来电接听的处理方法中,在选择的处理模式为特殊挂断模式时,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b、挂断来电;
S22b、向来电方发送与所述操作识别结果对应的预置短信;以及
S23b、将所述来电的电话号码移动到黑名单,并在通话记录中将所述来电保存为未接来电。
在上述来电接听的处理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23b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确定所述通话记录中所述未接来电的通话属性,在所述通话属性为正常拨打时则正常拨打所述未接来电的电话号码,在所述通话属性为特殊拨打时则播放虚假通话界面。
在上述来电接听的处理方法中,在播放虚假通话界面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是否修改所述虚假通话界面中所述未接来电的电话号码和个人信息;若是,则在播放的虚假通话界面中显示为所述未接来电预置的电话号码和个人信息;否则,在播放的虚假通话界面中显示所述未接来电真实的电话号码和个人信息。
在上述来电接听的处理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与所述来电的电话号码对应的特殊挂断模式恢复为正常通话模式。
在上述来电接听的处理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0、通过开启和/或关闭接听来电的处理模式设置在接听来电时可用的处理模式。
在上述来电接听的处理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含保存在选择的处理模式下接听来电时产生的处理记录。
在上述来电接听的处理方法中,所述处理模式还包含正常通话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来电接听的处理装置,其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在来电时接收用户输入,并获取对用户输入进行识别的操作识别结果;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操作识别结果选择接听所述来电的处理模式,并使用选择的处理模式接听所述来电。
在上述来电接听的处理装置中,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在选择的处理模式下接听来电时产生的处理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23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