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轿车手制动操纵手柄护套、生产方法及专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2947.8 | 申请日: | 201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4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姜前道;张昌春;王有东;郑伟;衣淑芹;刘永鹏;李红香;李玺姜;华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只楚民营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内饰件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0 | 分类号: | B60T7/10;B29C45/00;B29C45/14;B29C45/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轿车 手制动 操纵 手柄 护套 生产 方法 专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手制动操纵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轿车手制动操纵手柄护套、生产方法及专用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汽车手制动操纵手柄与操纵手柄护套的相互固定,靠设计于操纵手柄护套上的紧固螺钉直接紧固在汽车手制动操纵手柄上。由于汽车手制动操纵手柄护套与操纵手柄之间的空隙较大,加之金属的操纵手柄外形加工不规范,仅靠小螺钉的头部与手制动操纵手柄接触,既无准确的定位,又容易产生松动、滑脱,因而导致较多的质量事故发生。多年来,这一质量缺陷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厂商和用户反映较强烈的技术问题,近几年虽然有所改变,但一直也是没有彻底解决。因此,如何克服这一技术缺陷,把现有轿车手制动操纵手柄与其护套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和生产加工,从而使最终生产加工的轿车手制动操纵手柄护套达到最佳的装配和装车要求已经成为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特别是为满足轿车手制动操纵手柄与其护套的设计要求,作为轿车手制动操纵手柄和护套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生产方法和满足其生产工艺要求的专用装置,如何设计必要的工艺装备以满足其护套的结构设计和生产方法的需要,生产出产品尺寸合格、使用性能可靠,品质高档,使护套与操纵手柄统一协调、并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缺陷而不受尺寸及结构的限制。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目前这一列的技术设计难题,仍将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护套与操纵手柄进行整体统一的结构设计构思、结合牢固、使用性能可靠、品质高档的轿车手制动操纵手柄护套。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轿车手制动操纵手柄护套的生产方法,以有效地解决操纵手柄护套的内衬骨架与外护套叠加为一体的椭圆管状复合体的生产加工,既保障各部尺寸合格,又保障装配后的使用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轿车手制动操纵手柄护套的生产方法中专用的注塑模具抽芯装置,以保障加工后的各部尺寸合格,满足轿车手制动操纵手柄护套生产方法中的工艺要求需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取实施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轿车手制动操纵手柄护套,包括与手制动操纵杆相匹配的本体护套和手柄护套,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手柄护套为由内衬骨架与外护套叠加为一体的椭圆管状复合体,其内衬骨架内腔的上、下侧壁上设置有与操纵杆手柄部相匹配的定位止退连接装置;所述的外护套为一真皮套筒,且在其内侧与内衬骨架之间附有一层PUR泡沫缓冲层并通过一塑料卡环套装在操纵手柄的外表面。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取实施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的:
上述所述的内衬骨架的内腔端口部设有制动杆锁止开关的定位凸台。
上述所述的定位止退连接装置的高度为1.5-4.5mm,其坡度角为3.5-12°。
上述所述的定位止退连接装置为凸起与凹槽相匹配的结构;或为内衬骨架内腔上侧壁上设置一与操纵手柄相匹配的定位凸台,其内腔下侧壁上设置一与操纵手柄相匹配的止退凸台的结构;其内衬骨架内腔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支撑加强筋。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取实施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轿车手制动操纵手柄护套的生产方法,依次包括材料准备、零部件加工和成品装配的工艺过程,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内衬骨架的加工是在专用注塑模具上进行一次、二次注塑制成;所述椭圆管状的外护套的加工是将真皮经裁剪、剖削、缝纫、碾压、整形的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其成品装配的工艺过程依次包括:骨架泡沫粘贴、翻皮、套装、整理、安装卡环和检验包装的工艺步骤。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是:上述所述的内衬骨架的加工是在专用注塑模具上进行一次、二次注塑制成的;所述的内衬骨架的一次注塑是将PP原料经烘料后,在注塑机的专用注塑模具上在模具温度为40-50℃、熔料温度为210-220℃、注射压力为110-120MPa、保压压力为50-60MPa的条件下,经注射、保压、脱模、储料、中子的一次注塑成型;所述的二次注塑是将PP原料经烘料后,以注塑合格的内衬骨架为基础,在注塑机的专用注塑模具的抽芯芯轴上套装内衬骨架后在模具温度为35-45℃、熔料温度为190-210℃、注射压力为85-100MPa、保压压力为35-45MPa的条件下,经注射、保压、脱模、储料、中子的二次成型注塑加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只楚民营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内饰件分公司,未经山东只楚民营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内饰件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2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