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乳掺杂快速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69440.5 申请日: 2012-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2914584A 公开(公告)日: 2013-02-06
发明(设计)人: 黄赣辉;石磊;邓丹雯;曾祥盛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7/416 分类号: G01N27/416
代理公司: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代理人: 施秀瑾
地址: 330031 江西省***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掺杂 快速 检测 系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生乳掺杂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技术背景

乳制品的质量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给予乳制品以安全保障的关键在于乳制品原料的质量。

目前,生乳的掺杂物主要有糊精、淀粉、糖类、脂肪粉、乳清粉、铵盐电解质等,特点是掺入量比较大;此外,为了降低微生物水平提高原奶的售价掺入防腐剂;如原料奶已经变质,则通过掺入其它物质达到稳定奶的性状而蒙混过关;还有使用植物油脂、植物蛋白、动物蛋白、乳糖、矿物质等非奶物质勾兑成与牛奶接近的假牛奶获取暴利。

生鲜原料乳的检验一直是国际国内的重大课题,由于乳制品的消费量巨大,该技术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生乳的定义和质量标准方面,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也一直在进行着规范和检测工作。但由于奶牛的饲养条件、方式的不同,生乳的质量与卫生问题在国内尤为突出。曾颁布了“生鲜牛乳收购标准(GB/T 6914-86)”和“生乳卫生标准(GB19301-2010)”,依据于《良好农业规范第8部分:奶牛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T20014.8),农业部出台了《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在“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中可见,对收购的生鲜牛乳的质量要求方面,分为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和细菌指标三大类;理化指标则主要涵括了脂肪、蛋白质、密度、酸度、杂质度、汞、六六六与滴滴涕等项目;检验方法主要是索氏提取、凯氏定氮、酸碱滴定等技术方法;针对凯氏定氮对生乳验收缺陷,以三氯乙酸-蛋白质沉淀过滤方法对非蛋白氮进行检测,出台了“乳与乳制品中非蛋白氮含量的测定(GB/T21704-2008)”国家标准;针对前期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紧急出台了“生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GB/T22388-2008)”。

原料性质相对稳定,任何的掺杂和加工,对生乳的电化学性质都有明确的影响。当前搀假技术五花八门,掺杂物和掺杂方法不同,原料乳的各类特征值就会不同。综合考察各掺杂对象的检测方法,我们可以对掺杂检测的信息进行归类,总结为显色法(淀粉类、蔗糖、苏打、石灰水、豆浆、食盐、尿素、双氧水、洗衣粉、硝酸盐、明矾等)、沉淀法(芒硝、氨肥)、试纸法(抗生素、三聚氰胺)、沸煮法(陈乳)、冰点法(掺水)、折射法(掺植物油)等等;复杂的检测方法有电泳法(乳腺炎)、HPLC(三聚氰胺)、PCR(抗生素、微生物)、微生物培养法(抗生素)等,使用的试剂更是多种多样,除电导率外,以电化学手段作为检测方法尚未见公开报道。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 1)这些现有的检测方法都只是针对某一种已知掺杂物的特征属性进行甄别的,要想对原料奶全面检测,从工作量上考虑也不可能,且对于刚出现的掺假技术也不能应对。比如现在利用乳清粉+脂肪粉+其它勾兑出来的牛奶利用传统的查假方法是无能为力的;2)对于层出不穷的掺假技术来说相应的检验手段更新太慢,经典的“凯氏定氮法”让“三聚氰胺事件”成为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事例;3)另外,就是现有的检测技术针对性太强,缺乏广谱性,比如检测NaNO3的方法只能检测NaNO3,对于掺入其它的防腐剂如苯甲酸盐就不能检测出来,这就是一些收散户牛奶的奶站,其生乳的细菌数量不超标的原因;4)此外,这些所有的技术方法表现出的生乳信息归类繁杂,无法进行一个综合的表达;5)或设备价格昂贵,检测费时费力,系统所有的运转费用将由企业直接承担最终被转嫁给乳制品消费者;6)而且,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各涉案乳品企业就已经采取了一定措施及前述的各检测设备与手段,但仍然没有阻止“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这说明现有品控技术和方法及管理,偶是存在瑕疵,难以承担生乳掺杂检验的重任,在生乳验收检测方面迫切需要一次质的飞跃。综合以上当前不足,各部门要把提高生乳检测水平当作一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来看待,使“内地人到香港抢购奶粉”尽早成为过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94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