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重新配置的发动机罩下舱气流底线开口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9737.1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9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S.P.查尼斯基;J.W.冈泽尔;M.G.莱弗特;D.J.维布鲁格;A.威廉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B60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贺紫秋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新 配置 发动机 罩下舱 气流 底线 开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新配置气流穿过机动车辆发动机罩下舱的最小或底线开口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多种其它用途中,机动车辆常常用环境中的气流来冷却安装在发动机罩下舱内的动力传动系部件。环境中的气流常通过位于车身高压区域的格栅开口进入发动机罩下舱。
允许穿过格栅开口进入车辆发动机罩下舱的底线或最小气流一般依据所属动力传动系所需的最小冷却来决定。反之,具体动力传动系所需的最小冷却通常受诸如气动、质量、特定用途、所属车辆的实际负载循环,以及车辆发动轮机的输出功这些因素影响。因此,即使这些动力传动系对相同车辆和相同发动机罩下舱被配置为是可替换的,不同的动力传动系可能需要截然不同水平的底线气流来有效冷却。
发明内容
一种方法,其建立进入配置为容纳动力传动系的机动车辆发动机罩下舱中的底线气流开口,方法包括为发动机罩下舱提供前面板。该前面板包括第一格栅开口和第二格栅开口,它们分别允许来自周围环境的气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入发动机罩下舱。前面板包括可选位置的百叶窗组件,其被布置在第二格栅开口中且被配置为在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控制第二格栅开口的尺寸。进入发动机罩下舱的底线气流开口是第一格栅开口的尺寸和第二格栅开口的最小尺寸之和。方法还包括确认动力传动系的配置,即动力传动系的设计和布置,例如发动机的大小和输出功。此外,方法包括响应于经确认的动力传动系的配置通过百叶窗组件来设置第二格栅开口的最小尺寸,以建立底线气流开口。
百叶窗组件可包括被配置为在被完全打开和被完全关闭之间并包括被完全打开和被完全关闭在内选择百叶窗组件的位置的机构。根据该方法,可通过机构可选择百叶窗组件的位置。
用于第二格栅开口的经设置最小尺寸的百叶窗组件的位置是其被完全关闭的位置。
车辆还包括被配置为对所述机构进行调节的控制器。根据该方法,可由控制器完成对动力传动系的配置的确认和对第二格栅开口最小尺寸的设置。
该方法还包括监测环境温度并响应于低于预设值的环境温度通过控制器来选择和锁定百叶窗的预设位置。
动力传动系可包括用循环流体来冷却的内燃发动机,而发动机罩下舱可包括配置为在流体冷却发动机后经由气流冷却流体的换热器。
发动机可包括被配置为感测流体温度的传感器。因此,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通过根据感测到的温度经由控制器在设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改变第二格栅开口的尺寸来调节机构。
动力传动系可以被安排为要安装在发动机罩下舱中或目前已经被置于其中。
同时公开了采用以上方法的系统和采用该系统的车辆。
从下文中对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有附图的详细描述可知,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势以及其他特征和优势是很明显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的示意性侧视图,所述车辆具有第一、未遮蔽的格栅开口和第二、可已遮蔽的格栅开口,每个格栅开口位于发动机罩下舱入口处。
图2是图1所示车辆的局部剖面侧视图,第二格栅开口显示为处在部分打开状态。
图3是图1所示车辆的局部剖面侧视图,第二格栅开口显示为处在完全关闭状态。
图4是说明建立进入图1-3所示车辆发动机罩下舱的底线气流开口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展示了车辆10。车辆10包括特征在于第一端14和第二端16的车身12。车辆10还包括发动机罩18,该发动机罩18被配置为覆盖第一端14的部分20,因而限定了发动机罩下舱(under hood compartment)22。车辆10进一步包括系统17,该系统被配置为建立进入发动机罩下舱22的底线气流开口。如下文中详述,响应于车辆10的可选替换构造经由系统17可对进入发动机罩下舱22的底线气流(base line airflow)重构或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97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